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九年级作文 > 议论文作文

近墨者未必黑(作者:蔡楠)

所属栏目: 议论文作文  更新时间:05-26 点击次数: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中国的成语浩如烟海,其中内含深理的更是不少。然而许多成语有明显的局限性。我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典型的一句。

  事物的发展很多时候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环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并不否认这一点。

  我所强调的是每一种环境都有其两面性:积极和消极的。“近墨者黑”这一观点显然没有注意辩证地看待事物。

  墨翟见染丝而悲;羊子遇歧路而哭。他们看到了环境对事物影响的深刻。的确,洁白的蚕丝放入什么颜色的染料就变成什么颜色,环境改变了命运。然而,人,一个真正有骨气有志气的人终究不是丝。他有自己的头脑,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思想。人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因而成为大自然最得意之作。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我可以肯定,每个人都有一种逆天的能力,与命运抗争的本领。正如孟子所言:“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周敦颐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誉之为“花之君子者也”;王维也在他的《山居秋暝》中写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古人如此爱莲,正是因为它的高洁,它的出淤泥而不染,它的濯清涟而不妖。莲花生自淤泥之中,外部环境可谓污浊恶劣;它却开出世间最脱俗的花朵。这正是“近墨者  未必黑“的典范。

  纵观古今,我们可以看见很多文人清官在周围或腐败或黑暗的环境中依旧保持自身的清白节操。

  宋朝的周敦颐为官清正,两袖清风,就是黑暗庸腐时期的一朵傲然的莲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顔“。放荡不羁的李白在世风日下之时,就像是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他不屑于与那些媚俗者同流合污,他只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表现出傲然骨气,丝毫不被”乌烟瘴气“所影响,终成一代诗仙。

  由周敦颐、李白两人的事例,我们便可清晰地看出,近墨者未必黑。他们虽身处黑暗的现实中,周围都充斥着追逐名利,身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人。但他们并没有被同化,并没有迷失自我,而是坚持自我,维持自身的高洁,不被污秽沾染,正如莲花一般。

  一个人”近朱“固然可喜,因为它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优越条件和成才的机会,然而当你享受这些时也不能不看到那”死于安乐“的危险。所以说,环境对于成功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人本身。一个人抗争了,奋斗了,也就可以无怨无悔。而一个肯抗争能奋斗的人总是会有收获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黑不黑要看他对”墨“的态度。所以我劝大家”近朱“勿喜而忘形;”近墨“勿悲而灰心。关键是要坚持自身的意志,不被外界的影响所迷惑。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上一篇:浅议因小失大    下一篇:专心致志方可成功(作者:赖文)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