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九年级作文 > 散文作文

那一朵信念之花(作者:董俊娴)

所属栏目: 散文作文  更新时间:09-06 点击次数: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水仙花,它是信念,是奋进的方向。有的人为了国家前赴后继,让爱国的花儿在苍黄的土地上怒放;有的人迷失了这一信念,一生碌碌无为。

  为国捐躯,梁济的信念之花在湖南绽放。面对辛亥革命后的时局混乱,道德沦丧,他决心用自己的全部力量感化他人:“欲使国成为良好之国,必先使人成为良好之人。此鄙人所以不自量力,明知大势难救而捐此区区,以聊为国一线之存也。”在水下沉睡的他,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安乐,而是道德的觉醒,是精神的永存。当他放弃荣华而甘用生命求得水仙花绽放时,求得中华道德“一线之存”。他的信念之花,是儒者风骨的赞歌。

  致力于革命,孙中山的信念之花在炮火中屹立。满清统治的大厦摇摇欲坠,中国在列强的宰割下走向灭亡的边缘,推翻满清的炮火打响了。映着将士们前赴后继的身影,孙中山凝望着五色旗冉冉升起。然而中华民国的道路并不顺畅,孙中山拉着革命的大旗,将民主与共和的思想镌刻在中国人的脑海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孙中山为了国家富强而奔走一生,他的勇气与毅力是花儿们的姿态。他的信念之花,是为国奔走的赞歌。

  国家强盛,钱学森的信念之花倒映在徐徐展开的蘑菇云里。“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美国物质条件的诱惑不能阻挡他回国的步伐,新中国的一穷二白不能浇灭他报效祖国的赤诚。他追求的是中国核力量的强大,更是新中国的强盛。“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他的信念之花彰显于坚苦卓绝的奋斗中,绽放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大地之上。为了中国,他甘愿舍弃一切。他的信念之花,是对赤子的赞歌。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一事无成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无论是梁济、孙中山,还是钱学森,都把生命燃烧给国家,为了国家昌盛而奋斗一生,他们点燃自己,让信念之花在火光中怒放,更照亮了国家前行的道路。

  信念之花,因追求而美丽,更因“国家”的厚重而永远绽放。

  简评:

  文章以水仙花为意象,将信念比作花,并以此为线索贯串全文,使文章所表达的观点非常明确,让论证材料浑然一体。行文中作者始终扣紧信念来谈,因为信念就有了勇气与毅力,因为信念带来了国家的强大,立意高远有深刻的启发性。文章所选的材料均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典型而具有说服力,使文章内容充实,观点更为突出。

  借鉴之处:

  因为文章观点没有特别独到或新颖之处,作者选择材料就在典型性上下功夫。文中所罗列的材料无论梁济、孙中山,还是钱学森,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具有报效祖国、建设国家的信念,因此就显得典型而具有说服力。对材料的叙述和议论注重用“花”的意象贯串,使材料显得不枯燥,让文章有了文采。

  话题拓展:

  爱国、坚守信念、追求、生命的价值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上一篇:他让我告诉你(作者:陈雨兵)    下一篇:远方,生命的旗帜(作者:刘紫微)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