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幼儿园教育论文

谈电化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得与失

所属栏目: 幼儿园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9-11-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从“画龙点睛”与“画蛇添足”说起——谈电化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得与失安庆市红旗小学    汪爱兰“画龙点睛”与“画蛇添足”是人们所熟知的两个成语。前者出于古代传说,有一画家在墙上画了四条龙,都没有画眼睛。后来他把其中的两条点上了眼睛,这两条龙便飞上了天,通常用这个比喻说话写文章能抓住中心,一语道破。后者故事讲述是楚国有个人请客喝酒,酒少人多,都约好在地上画蛇,谁画成谁先喝。蛇没有脚,一个人画成了蛇,拿起酒壶说:“我还能画蛇脚。”还没等他完成。第二个人已画成了蛇把酒抢过去就喝了。这个故事教育人们无论做什么,应恰到好处,不要多此一举。而在学前教育中,也有类似的“画龙点睛”与“画蛇添足”的现象。

  学前教育是一门启蒙式教育,有些老师能从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在语言教育中,得体运用些电教手段,提高效率,培养能力可谓之“画龙点睛”。举例而言,在语言故事《龟兔赛跑》中,教师在叙述完故事情节后,为让学前班的孩子们懂得兔子为什么输的原因。即可采用抽拉式投影片,让小朋友自己复述,老师动手操作,演示教学内容。着重复述乌龟坚持不懈,跑向终点的情节。使学生视听结合,达到一种完美的效果,使他们置身参加这次赛跑活动,有“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产生一种向小乌龟学习的精神。

  而在儿歌《小熊过桥》使用电教手段时,教师首先画了一套幻灯片,课堂上津津有味放映,不是儿歌内容,而是小熊的生长过程及生活习性,有的家长问子女:“今天你学了什么?”“看幻灯片,小熊怎么长大的。”其实不然,倒变成了一堂常识教学课,这样,其不是本末倒置,“画蛇添足”吗?

  承上所述,在语言电化教学中确有得与失问题,恰当运用电教手段,有的放矢,便是“得”。盲目搬用丢掉教材,影响教学效果,便是“失”。那么如何对待“得”与“失”呢?怎样解决呢?从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看出,归纳三条,仅供参考。

  一、因人而异,因地而宜使用一些电教手段,不是走马观花,而最终为教学任务服务的。怎样使学生受到更好教育。使用些必要的电教手段,也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宜。即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在的学习环境,注重于实效。小学生的直观性强,如在《小猴子下山》这则故事中,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猴子的可爱、顽皮;见到什么想什么形象后,用设置的一套幻灯片来设计课文内容。我想效果定会大倍有增。因为在农村,电化教育手段不多,合理利用、制作幻灯片,使教师不仅发挥自己特长,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比传统老师“口式教学”“满堂灌”好得多,认识《海里的鱼》这则知识性的故事中,我们不可能要乘潜水艇到海里亲自去观察。但是,我们可以用幻灯片解决疑难问题,如身体长长的,我们称为带鱼等等,这就需从实际出发,有的放失,避免一些单一模式,多制些幻灯片,多听录音。

  二、“少而精”勿“多而杂”

  某些教师认为上课使用电教器材越多,效果越好,此言差异。如《小山羊》这篇课文中,一位教师制作七八幅幻灯片和五六幅挂图,整个课堂看老师放片、解说,提问累得满头大汗,同时还要听录。一堂课过去了,问:“小山羊喜欢吃什么?”回答是:“多种多样的。”而另一位教师上课时,只带五幅幻灯片,通过老师上课前的提示,旁边的生动语言,知道小山羊为什么和小牛做朋友,一堂课井然有序。此举说明,教学效果与电教器材的使用多少并非成正比例关系。课堂不以书为本,而泛滥利用电教器材,必然“画蛇添足”,承着“少而精”原则教学,用在点子上,用得恰如其分,才够好。

  三、教师动脑、学生动手,多做简易教具教师不仅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还要让学生动手,开发右脑,使左右脑同时发展。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一些简单教具,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但要寻找规律,讲究方法。教具应是美学原理审视并按简化美学的原则设计。设计中应考虑到:(1)制作的容易美;(2)教学的适用美;(3)利用的灵活美;(4)推广的普及美。

  总而言之,电化教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的教学。是一门蓬勃向上的科学,它还不成熟,不完善,有待于我们去探索、研究。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电子白板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下一篇:浅谈游戏在幼儿常识教学中的意义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