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地理计划总结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所属栏目: 地理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1-03-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本节课是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学生在初中已有所了解,但是,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学生在初中时,没有好好的学习;另外,林州四中学生在进入高中时,是经过千挑万拣之后的末等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将知识化难为易,结合与生活和知识有关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认为地理有用而提高学习地理的欲望。在本节课中,我采取了欣赏故事、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动手实验、合作探究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现简单地谈一下感想。

  一、从欣赏故事入手,巧妙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

  “不愿学习的孩子哪里都有,但不愿意听故事的孩子哪里都没有”。在导入时,让学生欣赏巴黎广告的故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为后续学习地球的运动,起到了铺垫作用。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必须让他们先喜欢你。艺术性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回味悠长,增加对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教师的教学魅力,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采用多媒体动画,增加直观性。

  本节课的许多内容,我都是让学生观看动画,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直观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

  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观察地球旋转运动的动画,可以让其留下地球旋转的动态影像,真切

  地感受到地球的自转状态,为以后学习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打下基础;让学生想象极地上空地球的自

  转状况,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利用动画演示,学生很容易就可看出来,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

  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角速度、线速度这些圆周运动的知识,高一的学生还不太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教材只是以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述,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述,学生会感到很枯燥,晦涩难懂,采用动画的方式,

  可让学生头脑中形成动态的过程,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效果较好。

  三、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为了说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存在着纬度差异,我引用了毛泽东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既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让课堂增添了文学色彩,北半球夏半年、冬半年日数存在着差异,让学生进行读图思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许多现象和问题,都可以用地理知识去解决,让学生意识到地理的有用性,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四、让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其利用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

  恒星在天空的运动状况,是地球自转的很好例证,但是其运动轨迹却是教学的难点。地球的自转,从北极上空和地球上看情况是相反的,但是学生往往认为,在北半球地球按逆时针转,行星在天空是按顺时针绕北极星旋转;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准备了笔和一张小纸,在纸的右侧画个星星,有星星的这一面朝着自己,然后让笔穿过纸的中间,笔代表地轴,指向正北,纸的左侧是西,右侧是东,星星和地球的运动方向相反,转动纸,就可以模拟出了星星在天空的运动状况,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这个问题,又让学生感到很有趣,激发了其学习的动力。

  五、充分发挥了小组的合作探究作用

  小组合作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概括总结的能力。在本

  节课中,有很多地方小组合作都运用得非常好。比如,让学生合作探究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特点;在地球公转时,合作探究北半球夏半年和冬半年日数差异的原因;以小组的方式,合作完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等,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突出了新课改理念,在实施上也注重运用了新课改的精神实质,而且较好的完

  成了预计的教学内容,学生反馈的很好,对知识达到理解的程度,并突破了难点,在分组探究实验中,增

  强了小组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但仍有一些地方存在不足:

  1.我今年教的是高三,录制课堂实录的时候,学生都已离校,本节课讲课利用的是高一的学生,学生对新

  老师好奇心强,在课堂上积极性高,反应热烈,但是相对来说,思考的较少,老师为了迎合学生,让学

  生自己陈述的较少.

  2.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给学生记忆掌握的时间较短。

  总之,还是磨练的少,经验不足。希望大家能多提宝贵意见,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上一层楼。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    下一篇:7.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