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小学第二学期劳动技术课程计划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4-04-06 点击次数:
来自初中
教师 9 1 0w.Ne t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劳动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劳动素养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强化“研究、指导、服务”的教研职能,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劳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

  新学期,秉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教育哲学,扎实推进课堂教学的转型;围绕学校在课程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细致而深入的研究,逐步引导学校在劳动课程建设上走向常态化;积极挖掘学校在劳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深化我区在劳动课程方面的教育特色。

  二、重点工作:

  (一)构建学习型组织,打造学习型团队

  1.聚焦新课标、新教材:引领大家比较读、重点读等方式,明晰课改理念,进一步明确育人观。重点读: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明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观。比较读:比较双基、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异同,进一步明确育人观,增强劳动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细化和落实的可操作性,将劳动素养转化成学科关键能力,关注新旧教材的不同点,思考教材内容变动的意图,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通识读:“新教学”的相关理论,“互联网+”新成果的推广运用,明晰新课程改革和课堂转型的价值追求和实践路径。

  2.组织精沙龙、畅交流:针对课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组织开展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问题、困惑提供平台,促进教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二)提升课程领导力,促进教学高质量

  倡导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引导学校、教师深刻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性、复杂性、艰难性和渐进性,准确理解教与学、学与评的关系,反对简单照搬或移植所谓的教学模式。引导小学劳动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素质与能力,加深专业理解,努力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1.校本教研课出实效。各学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劳动研讨课,旨在学校中凝聚劳动老师智慧,进行校内的经验分享和交流,利于对劳动课程进行纵向、深入的研究,把握劳动课程的教学特点和规律。

  2.数字化学习有创新:引导广大小学劳动教师深入开展“数字化学习”的研究,在微课程、精品课资源库及微研究成果方面积极探索,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不断提升教学效益。

  (三)教研训整合一体,促教师专业成长

  1.梳理现状:通过梳理教师队伍,结合优秀教研组和五级梯队的评选,帮助教研组和教师个人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优势,如开办专题讲座、开设观摩课等方式辐射与传播优秀经验;同时,补其足短板,根据自身问题查缺补漏,给予存在问题的教师以针对性的培训与帮助,使之补上课题、论文等方面相对薄弱的一环,帮助教师更上一个专业发展新平台。

  2.强化意识:学习与培训,强化教师的四种课程意识:一是课程观:转变“学科本位”课程观,形成综合育人的课程观。二是主体意识:教师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兴趣和爱好,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在活动中发展。三是生成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生成活动主题,在活动中发展。四是资源意识:创造性地利用两套教材进行教学,开发和整合多种课程资源。

  3.以赛代训:借助市区基本功比赛,培训青年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反思重构能力。根据市比赛活动的精神,合理规划区域培训和种子选手专项培训,以赛带训,注重教师梯队的建设,扩大培训受益面。

  4.课程建设:统整学校各类活动,引导学校根据学校特色、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开展劳动课程研究活动,形成条线清晰、年段衔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符合社会要求的课程结构,逐步创建劳动课程与教师教学特色。

  (四)规范组织管理,优化课程建设

  1.加强课程管理,引导学校及劳动教师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杜绝违规行为。

  2.加强劳动学科网络信息化建设,做到教研信息透明、课程资源共享。

  四、具体活动安排: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

  [1―3年级]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有效完成卫生清理劳动。学会扫地拖地、灰尘清理、碗筷洗刷、马桶冲刷等。

  内务整理:掌握个人内务的整理技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折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等。

  物品归整:学会物品分类摆放、学习归纳物品,增强自理能力。能够熟练整理收拾书桌,做到书本、文具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食品初期的简单处理,掌握择菜、洗菜、洗水果和1―2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

  手工制作:尝试使用手工工具,熟悉一项手工技能。可学习缝制沙包、香包、编织、自制手工书皮等。

  衣物洗涤:学会洗涤自己的简单衣物、掌握简单洗涤技巧,会清洗袜子、内衣等小物品。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类别,知道分类处理,自制分类垃圾桶,主动将家中垃圾进行分类。

  种植养护:掌握花草日常养护知识,能够有规律的浇水,施肥。给动物准备食物、帮助清理动物卫生等。

  照顾家人:懂得照顾家人、照看老人及幼儿,掌握简单照顾技巧。

  [4―6年级]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掌握不同区域清理的方法和清理顺序,做到饭后收拾并擦干净桌子、收拾地面。

  内务整理:提高个人内务整理能力,有条理的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保持自己的衣橱衣物整齐。

  物品归整:掌握物品分类摆放、物品归纳技能,能够自己独立整理书橱、衣橱,并学会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安全使用烹饪工具、学会简单烹饪、掌握2―3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

  手工制作:能够使用手工工具,掌握―项手工技能。尝试制作鸡毛毽、编织、贴绣、剪刻手工装饰等。

  衣物洗涤:掌握衣物洗涤分类,能够洗涤自己和家人的简单衣物、学会使用洗衣机。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分类的意义,带动身边的人能按照垃圾分类的原则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种植养护:根据花草的具体需求,对花草进行的修剪、浇水、换土和施肥,学会给动物消毒等。

  照顾家人:学会照顾家人,掌握一定照顾技巧。帮助穿衣换衣、简单喂食、哄睡等。

  五、课程实施和管理:

  (一)课时安排

  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落实课时,在1—6年段专门开设劳动技术课程,每周两课时。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形式进行实施,课时列入课表,为更好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提供时间保证。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但必须确保学期总课时,不得挤占挪用。

  (二)常规操作

  1、要求各年级备课组长在学期初制定好年级组活动计划,各班任课老师制定好班级活动计划。

  2、充分利用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平台,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各种优质资源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3、加强对劳动技术的指导

  任课教师也是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4、继续组织深入学习与研究集我市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智慧的《小学劳动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切实加强课型研究。

  六、主要活动:

  二月份

  1.参加新学期初教研活动

  2.参与主题化、研究性、参与式讲座培训

  3.区劳动联校教研活动、课题活动——劳动观念

  4.筹措区小学劳动评优课竞赛

  三月份

  1.参加区劳动课堂“同题异构”活动

  2.参与常州市小学劳动评优课活动

  3.开展劳动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四月份

  1.参与学科中心组学术沙龙

  2.区劳动联校教研活动、课题活动——劳动能力

  3.参与常州市小学劳动评优课活动

  五月份

  1.区劳动联校教研活动、课题活动——劳动习惯

  2.参与学科中心组学术沙龙

  3.参与常州特色劳动学科课型研究活动

  4.参与有关学校“同课异构”联校教研活动

  六月份

  1.区劳动联校教研活动、课题活动——劳动精神

  2.参与学科中心组学术沙龙

  3.参与劳动中心组核心课题研究活动

  4.本学期工作总结

  5.下学期工作计划

来自初中
教师 9 1 0w.Ne t
上一篇:小学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下一篇:小学第一学期综合组教研活动计划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