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主题班会教案

反对校园凌辱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主题班会教案  更新时间:07-15 点击次数: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反对校园凌辱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一、班会背景

  河北邯郸一初中生遭3名同班同学杀害并掩埋:据多家媒体报道,受害人是一名男孩,就读于邯郸市肥乡区某中学。3月10日下午,该男孩被同学约出去玩之后遇害,嫌疑人是三名学生,其中一人还是其同桌。受害人疑似长期遭受校园霸凌。此事件情节恶劣,持续引起大家的关注。

  诺贝尔文学奖威廉·戈尔丁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制止,在没有制度约束、惩罚机制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野蛮的举动,生物性中的恶便倾泻而出,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二、教学目标

  本次班会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掌握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欺凌行为的严重性,并学会如何预防和应对欺凌。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有效地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内容

  (一)校园欺凌的类型与现象

  .身体欺凌:如推搡、殴打等

  . 语言欺凌:如嘲笑、辱骂、起绰号等

  .社交欺凌:如孤立、排斥、散布谣言等

  .网络欺凌:通过社交媒体、短信、电子邮件等进行的欺凌行为。

  (二)校园欺凌的成因与影响

  . 欺凌者的心理动机

  1.控制欲:试图通过欺凌行为控制他人,获得权力感。

  2.自卑感:可能由于自身的不足或缺陷,通过欺凌他人来提升自我感觉。

  3.模仿:受到家庭、社会或媒体中不良行为的影响。

  4.寻求关注:希望通过特殊行为引起他人注意。

  5.情绪问题:如愤怒、挫折感等情绪无法有效处理,通过欺凌发泄。

  6.社交问题:可能在社交方面存在困难,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建立正常关系。

  7.价值观扭曲:对是非对错的认知存在偏差。

  8.群体压力:身处不良群体中,受到同伴的影响而参与欺凌。

  9.报复心理:曾经遭受过欺凌或其他不公平对待,转而欺凌他人。

  10.缺乏同理心: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痛苦。

  .受欺凌者的身心影响

  校园欺凌对受欺凌者的身心影响是多方面的:

  1.身体伤害:可能导致身体上的伤痛、损伤。

  2.心理创伤:如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等。

  3.低自尊:自我价值感降低,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

  4.社交障碍:害怕与他人交往,难以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5.学业影响: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6.情绪问题: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如易怒、情绪低落等。

  7.睡眠问题:可能导致失眠、噩梦等。

  8.健康问题:身体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

  9.行为问题:表现出退缩、攻击性行为等。

  10.心理障碍:长期受欺凌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

  11.自我认同感降低:对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产生怀疑。

  12.未来发展受限:影响受欺凌者的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对于受欺凌者,需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重建自信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校、家庭、社会等多重因素

  发生校园欺凌的原因?

  (1)家庭:

  ①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

  ②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

  (2)学校:

  ①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

  ②平时缺乏管理,出了事又急于息事宁人。

  (3)社会:

  ①暴力影片、游戏等,引起青少年模仿。

  ②社会不正之风影响青少年的是非观。

  ③部分媒体过度过细再现犯罪经过。

  (4)司法:

  ①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

  ②法制教育缺失。

  ③法律规定,14周岁以下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的影响及危害:

  ①变得胆怯、 畏缩、自卑、孤僻,严重者可能造成人格障碍。例如,可能会认为“不要得罪比我厉害的人,没有人是值得信任的。”

  ②变得敏感猜疑、警惕,没有安全感。例如,可能会想“他们在看我,是不是在评论我?”

  ③导致情绪抑郁,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降低。例如,产生“我的存在似乎没有任何意义。”的情绪。

  ④形成讨好型人格,做事蹑手蹑脚。内心会认为“我必须这样做他们才会满意。”

  ⑤学习困难,厌学逃学。因情绪紧张焦虑,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不愿上学。

  (2)校园欺凌对欺凌者的影响及危害:

  ①形成错误认知,性格的畸形发展,因惯性走向犯罪。成年后其犯罪概率高于平均水平。

  ②形成骄横跋扈、恃强凌弱等不良人格特点。多表现出固执、偏执、狭隘及易怒的倾向,容易与周围人发生摩擦,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③形成暴力倾向。若欺凌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矫正,欺凌者在遭遇挫折和面临困境时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3)校园欺凌对旁观者的影响及危害:

  旁观者欺凌行为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群体,比如推动或引起效仿。旁观者容易迷失方向,缺乏辨别能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欺凌行为的频繁发生还会使学生群体中存在一种不安全感,影响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在欺凌事件中,每个参与者都会受到伤害。

  (三)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策略

  .如何辨别欺凌行为

  辨别欺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身体攻击:包括推搡、殴打、踢踹等暴力行为。

  2.言语侮辱:使用恶意言语嘲笑、辱骂、威胁他人。

  3.社交排斥:故意孤立、冷落某个学生。

  4.财物损坏:破坏他人的物品或强行夺取财物。

  5.网络欺凌: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恶意攻击、诽谤等。

  6.反复性:欺凌行为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发生。

  7.力量不均衡:存在明显的力量对比,欺凌者通常更强大。

  8.受害者感到恐惧或痛苦:受欺凌者表现出害怕、焦虑、抑郁等情绪。

  9.影响正常生活:导致受害者的学习、社交等生活受到明显影响。

  10.非偶然性冲突:与普通的冲突不同,欺凌行为是有意为之且具有持续性。

  通过观察这些方面,可以较为准确地辨别欺凌行为。一旦发现欺凌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和处理。

  . 如何寻求帮助和支持

  当遇到校园欺凌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他人求助或提供帮助:

  1.向老师求助:及时告知任课老师或班主任,他们有责任和能力处理此类问题。

  2.联系学校管理者:如校长、教导主任等,寻求学校层面的支持和解决方案。

  3.告诉家长:让家长了解情况,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4.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应对策略。

  5.与朋友交流:获得朋友的支持和建议。

  6.报告给学校的辅导员:他们通常有相关经验和资源。

  7.联系社区机构:如青少年服务中心等,获取专业帮助。

  8.报警:如果情况严重,涉及违法行为。

  在提供帮助时,可以:

  9.倾听受害者的经历和感受: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10.帮助受害者收集证据:如聊天记录、视频等。

  11.鼓励受害者勇敢面对:提供信心和勇气。

  12.协助受害者与相关人员沟通:如老师、家长等。

  13.倡导学校制定和执行反欺凌政策:提高全体学生的意识。

  14.组织相关的培训和活动:教授应对欺凌的方法。

  15.营造友善的校园氛围:减少欺凌发生的可能性。

  . 如何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和社交技能

  五、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校园欺凌现象,分享个人经历和看法,增进彼此了解。

  2.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剖析校园欺凌的成因和后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角色扮演

  模拟校园欺凌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欺凌行为对受害者的伤害。

  六、活动安排

  1.开场白与导入

  .老师简要介绍班会主题和目的

  . 通过视频或PPT展示校园欺凌现象,引起学生共鸣

  2.知识讲解与分享

  .老师详细讲解校园欺凌的类型、成因及影响

  .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和看法,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3.小组讨论与互动

  .学生分组讨论校园欺凌现象,分享预防和应对方法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4.角色扮演与体验

  .学生自愿组合,模拟校园欺凌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 体验欺凌行为对受害者的伤害,加深对校园欺凌危害的认识

  5.互动游戏与巩固

  .设计与校园欺凌相关的互动游戏,如问答、抢答等

  .通过游戏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参与度。

  6.承诺与行动

  - 让学生签署拒绝校园欺凌承诺书,承诺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校园欺凌行为,并积极关注和帮助身边可能受到欺凌的同学。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承诺,如发现校园欺凌行为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为建设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班级反欺凌公约》

  为了创建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我们共同制定以下班级反欺凌公约:

  1.友善相处:我们要以友善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同学,不嘲笑、不欺负他人。

  2.拒绝欺凌:坚决不参与或支持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包括言语攻击、身体暴力、网络欺凌等。

  3.勇敢说不:当自己或他人受到欺凌时,要勇敢地说“不”,并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

  4.帮助他人:当看到同学受到欺凌时,我们要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5.尊重差异:理解并尊重每个人的差异,不因为他人的不同而产生歧视或偏见。

  6.保持团结: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抵制欺凌行为。

  7.遵守纪律:自觉遵守班级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

  8.诚实守信:做人要诚实守信,不撒谎、不作弊,树立良好的品德。

  9.积极沟通:遇到问题或矛盾时,要通过积极沟通的方式解决,避免使用暴力或欺凌手段。

  10.共同努力:全体同学共同努力,让我们的班级成为一个没有欺凌的温暖集体。

  希望大家都能认真遵守本公约,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班级全体成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7.总结与寄语

  .老师总结班会内容,强调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重要性

  . 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寄语学生珍惜青春,共同成长

  七、家长参与

  . 通过家长会或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传达班会主题和目的

  . 邀请家长参与班会的部分环节,如分享经验、提出建议等

  .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状况,共同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八、评价与反馈

  . 设计问卷调查表,收集学生对班会的评价和建议。

  .对学生的参与度、表现等进行观察和评价。

  .汇总评价结果,分析班会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九、拓展延伸

  .开展反欺凌知识竞赛,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

  .组织专题演讲或征文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校园欺凌的看法和建议

  .邀请专业人士或志愿者进行校园欺凌预防讲座或培训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十、总结反思

  本次班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家长和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和谐、阳光的校园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校园欺凌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应对,为培养阳光少年贡献我们的力量。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上一篇:杜绝欺凌之风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下一篇:反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