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主题班会教案

拒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7

所属栏目: 主题班会教案  更新时间:07-16 点击次数:
来自910w.net

  拒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关注时事:

  河北邯郸一初中生遭3名同班同学杀害并掩埋:据多家媒体报道,受害人是一名男孩,就读于邯郸市肥乡区某中学。3月10日下午,该男孩被同学约出去玩之后遇害,嫌疑人是三名学生,其中一人还是其同桌。受害人疑似长期遭受校园霸凌。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形式和危害。

  2.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

  5.提高学生对欺凌行为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 深入讲解校园欺凌的各种形式和危害。

  -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策略。

  2.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成为欺凌者或旁观者。

  三、班会内容

  (一)认识校园欺凌现象

  . 定义校园欺凌: 什么是校园欺凌,包括言语、行为、网络等多种形式。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实施暴力和多人实施暴力。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1)骂: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

  (2)打:打架、斗殴

  (3)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4)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

  (5)传: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

  校园欺凌的类型:

  1.身体欺凌

  对他人拳打脚踢、扇耳光、撕扯衣物等。除此之外,强夺财物、故意损毁他人物品也属于身体欺凌。

  2.语言欺凌

  语言欺凌指用言语对他人进行嘲笑、谩骂、起侮辱性绰号、诋毁等行为。语言欺凌是伤害孩子的一把锐利的“软刀子”,这种暴力比起外表的伤痕来说更为严重和可怕,也更不容易被察觉。

  3.社交欺凌

  指故意离间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散播谣言、暴露他人隐私、损毁他人形象、孤立排挤他人等。

  4.网络欺凌

  指利用互联网侵犯被欺凌者的隐私、损害人格或名誉。网络欺凌不仅会对孩子的精神造成伤害,而且因为网络的互联互通特性,使得欺凌事件的影响力比校园欺凌更大,对被欺凌的孩子影响也更深。

  .列举校园欺凌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校园欺凌的危害。

  案例一:被告人张某某,与被害人葛某某系同班同学。葛某某到张某某的宿舍时,碰撞张某某一下,二人因此发生争执并厮打。厮打中,张某某持刀将葛某某捅伤。经鉴定,葛某某的损伤构成重伤。

  裁判结果: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鉴于被告人犯罪时未满十六周岁,系未成年人,投案自首,且已与被害人和解,对其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据此,认定张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典型意义:本案中,被告人和被害人系同班同学,二人本应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却因一点琐事大打出手,甚至持刀捅刺,致使一人受重伤,一人被追究刑事责任,两人均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案例二:.被告人井某某,与被害人朱某某均系在校学生。二人在路上偶遇,因言语不合,朱某某等人殴打了井某某。同年4月1日,井某某到网吧找朱某某等人未果,随即离开,朱某某等人听说后即驾车追赶,井某某被追上后,见朱某某将车窗玻璃摇下,即持匕首捅刺车内的朱某某,朱某某亦持斧头将井某某面部划伤。经鉴定,朱某某的损伤构成轻伤,井某某的损伤构成轻微伤。

  裁判结果:法院认为,井某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轻伤,其行为侵犯了公民的身体健康权,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被告人井某某系未成年人,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取得了谅解,且被害人朱某某无故殴打、追逐井某某有过错,依法对井某某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

  典型意义:本案系遭受暴力侵害的未成年人“以暴制暴”而触犯刑律的典型案件。井某某本是受害人,但他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由被害人沦为被告人。朱某某虽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未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公安机关已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

  案例三:2024年3月19日,湖南吉首四中初一女生在学校被多人连续扇耳光、用脚踹、被逼下跪,最终导致女生耳膜穿孔,身体多处挫伤。

  案例四:2024年4月1日晚,某初中学生姬某某在学校被发现坠楼,及时送医院实施救治。4月2日晨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案例五:2024年4月2日,浙江杭州临平区运河中学一家长爆料称,在该校9年级就读的15岁儿子在学校被霸凌后跳楼身亡。

  (二)分析校园欺凌原因

  .探讨导致校园欺凌发生的可能原因,如个人心理、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

  发生校园欺凌的原因?

  (1)家庭:

  ①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

  ②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

  (2)学校:

  ①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

  ②平时缺乏管理,出了事又急于息事宁人。

  (3)社会:

  ①暴力影片、游戏等,引起青少年模仿。

  ②社会不正之风影响青少年的是非观。

  ③部分媒体过度过细再现犯罪经过。

  (4)司法:

  ①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

  ②法制教育缺失。

  ③法律规定,14周岁以下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三)讨论校园欺凌的危害

  .分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社交和身体伤害。

  . 讨论校园欺凌对整个班级和学校氛围的负面影响。

  校园欺凌的危害:

  (1)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的影响及危害:

  ①变得胆怯、 畏缩、自卑、孤僻,严重者可能造成人格障碍。例如,可能会认为“不要得罪比我厉害的人,没有人是值得信任的。”

  ②变得敏感猜疑、警惕,没有安全感。例如,可能会想“他们在看我,是不是在评论我?”

  ③导致情绪抑郁,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降低。例如,产生“我的存在似乎没有任何意义。”的情绪。

  ④形成讨好型人格,做事蹑手蹑脚。内心会认为“我必须这样做他们才会满意。”

  ⑤学习困难,厌学逃学。因情绪紧张焦虑,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不愿上学。

  (2)校园欺凌对欺凌者的影响及危害:

  ①形成错误认知,性格的畸形发展,因惯性走向犯罪。成年后其犯罪概率高于平均水平。

  ②形成骄横跋扈、恃强凌弱等不良人格特点。多表现出固执、偏执、狭隘及易怒的倾向,容易与周围人发生摩擦,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③形成暴力倾向。若欺凌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矫正,欺凌者在遭遇挫折和面临困境时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3)校园欺凌对旁观者的影响及危害:

  旁观者欺凌行为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群体,比如推动或引起效仿。旁观者容易迷失方向,缺乏辨别能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欺凌行为的频繁发生还会使学生群体中存在一种不安全感,影响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在欺凌事件中,每个参与者都会受到伤害。

  校园欺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有:

  (1)《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维护社会秩序。

  (3)《刑法》: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

  (4)《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为防范中小学生欺凌问题,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该方案。

  校园欺凌行为会触犯哪些法律欺凌者侵犯受欺凌者合法权益,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一条 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行政责任】侵害人的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以下列举校园欺凌中侵害人可能承担的行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斗殴的;(二)追逐、拦截他人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刑事责任】尽管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为未成年人,但部分严重的欺凌行为仍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其可能涉及的罪名包括: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寻衅滋事罪等。根据《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则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对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四、讨论主题及引导问题

  1. 讨论主题

  . 如何识别校园欺凌?

  1.身体攻击:包括推、打、踢等暴力行为。

  2.言语攻击:如辱骂、嘲笑、威胁等。

  3.社交排斥:故意孤立、拒绝交往等。

  4.财物损坏:破坏他人的物品或强行夺取财物。

  5.网络欺凌: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辱骂、威胁等。

  6.反复性:欺凌行为经常发生,而不是一次性的事件。

  7.力量不均衡:欺凌者通常在身体、社交或心理上具有优势。

  8.受害者的情绪变化:注意观察被欺凌者的情绪状态,如变得焦虑、抑郁、害怕等。

  9.社交行为改变:受害者可能会避免某些场所或与他人交往。

  10.缺乏自卫能力:被欺凌者往往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

  学校、家长和学生本身都应该提高对校园欺凌的识别能力,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制止欺凌行为,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 如何向他人求助或提供帮助?

  当遇到校园欺凌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他人求助或提供帮助:

  1.向老师求助:及时告知任课老师或班主任,他们有责任和能力处理此类问题。

  2.联系学校管理者:如校长、教导主任等,寻求学校层面的支持和解决方案。

  3.告诉家长:让家长了解情况,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4.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应对策略。

  5.与朋友交流:获得朋友的支持和建议。

  6.报告给学校的辅导员:他们通常有相关经验和资源。

  7.联系社区机构:如青少年服务中心等,获取专业帮助。

  8.报警:如果情况严重,涉及违法行为。

  在提供帮助时,可以:

  9.倾听受害者的经历和感受: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10.帮助受害者收集证据:如聊天记录、视频等。

  11.鼓励受害者勇敢面对:提供信心和勇气。

  12.协助受害者与相关人员沟通:如老师、家长等。

  13.倡导学校制定和执行反欺凌政策:提高全体学生的意识。

  14.组织相关的培训和活动:教授应对欺凌的方法。

  15.营造友善的校园氛围:减少欺凌发生的可能性。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1.不做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2.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3.降低做受害者的风险

  在学校里多交益友,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遇到被欺凌的情况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

  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 如果你或他人遇到校园欺凌,你会怎么做?

  遭受校园欺凌时,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1.保持冷静:尽量避免激怒欺凌者,以免情况恶化。

  2.保护自己: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自我保护措施。

  3.寻求帮助:向老师、学校管理员、辅导员或其他可靠的成年人报告欺凌行为。

  4.记录证据:如有可能,记录欺凌事件的时间、地点、参与者和具体行为。

  5.避免单独行动:尽量和朋友一起行动,减少被欺凌的机会。

  6.培养自信:增强自信可以减少成为欺凌目标的可能性。

  7.参加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增加支持网络。

  8.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适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9.学会应对技巧:例如学会如何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10.关注自己的情绪:及时寻求心理支持,以帮助自己应对欺凌带来的负面情绪。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有哪些对策?

  (一)对策一:从受害者的角度想:不要忍着不吭声: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告诉家长或者老师。尽量不要一个人待着:尽量待在人多的地方。不理睬:如果有人冲你喊,让你交出你的午饭钱,不要理睬他,装做没听到,继续走自己的路。小讨论:欺凌容易发生的时间:上学或放学学生回家途中。欺凌容易发生的地点:偏僻地角落。容易遭袭击的对象:低年级学生,弱小的学生。欺凌发生后自助的方法:告诉老师、学校、家长或者公安机关;伤势严重的立即打120急救。

  (二)对策二:从施暴者的角度想:反思一下,值得吗?你要做的事情可能给你带来批评、处分甚至法律处罚,这将成为你人生的一个污点。而起因也许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或仅仅是你自己的一时冲动。这么做,值得吗?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被人愚弄、辱骂甚至是殴打,你会是什么感受?如果你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长时间的恐惧和痛苦,你忍心吗?学校有政教处,有法制校长,社会有治安管理机构,有公安机关等。法制社会,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五、共同倡议

  《班级反校园欺凌公约》

  我们,[班级名称]的全体成员,共同致力于营造一个安全、尊重和友善的学习环境,郑重承诺遵守以下班级反校园欺凌公约:

  1.我们将尊重每个人的差异和个性,不因任何原因歧视或欺凌他人。

  2.我们倡导友善相处,用微笑和关爱迎接每一位同学。

  3.我们不使用恶意言语或行为攻击、威胁他人。

  4.我们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欺凌来解决。

  5.我们勇于对校园欺凌说“不”,当发现欺凌行为时,及时报告老师或相关负责人。

  6.我们保护被欺凌同学的隐私,不传播相关信息,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

  7.我们积极参与反欺凌教育活动,提高对欺凌行为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8.我们共同维护班级的和谐氛围,不做任何破坏团结的事情。

  9.我们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不干涉他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10.我们若不慎犯错,将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改正。

  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没有欺凌的和谐班级!

  班级全体成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日期]

  六、总结

  校园欺凌与暴力总是有发生,每一件的背后都至少有两个受害家庭:更宽泛意义上来说,加害者也是受害者,因为人生之路才起航就遇到了严重障碍,不但正常的学业可能中断甚至中止,而且会留下人生的污点无法洗脱。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成长中需要得到更多的呵护与宽容,惩罚不是目的,过重的惩罚也达不到改过的目的。

  校园欺凌的发生,远比我们想象的频繁、普遍得多,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情的摧残,极有可能对孩子健康人格塑造和终身发展造成无法磨灭的影响。

来自910w.net
上一篇:拒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8    下一篇:迈入青春门 走好成长路——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家长会发言设计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