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音乐 > 八年级下册

阳关三叠教案(表格式)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 案 第 一  单元   共 三  课题 《阳关三叠》课 型 欣赏和演唱课第  1   教 学 目 标认知培养目标 通过对古诗为词创作的歌曲欣赏,让学生了解这种作品的风格及对作品有一种新的感受.实践培养目标 学会演唱《阳关三叠》,能在演唱中体会、表现歌曲中忧伤、惜别、期待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代歌曲风格的热爱。  歌曲演唱风格的掌握,气息的掌握和弱起节奏的掌握。授课日期班级节次 3.4 3.1.4 难点 歌曲的背景简介、及分析乐曲的内涵  3.2.5  3.4.6 关键 教师指导  3.8.7 3.6 3.3.4 手 多媒体  课件  3.7.5  3.5.63.6.7教学内容(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 组织教学:二,导  入: 三,新课学习1,介绍背景 2,初次播放感受音乐风格——描绘的背景  师生问好!我们跟着时光的隧道回到过去,看看过去的历史,各种历史故事都能引起人们的回忆,能有什么比生离死别更容易使人动情伤怀的呢?“悲莫兮生别离”,我国二千多年的诗歌《楚辞》中,就已对离别发出这样深切的感受。《阳关三叠》原是古曲(合唱)是我国古代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这首歌曲产生与代,是根据著名的使人、音乐家维的七言绝句名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由当时演唱曾将其中某些诗句反复咏唱三遍,故名《阳关三叠》。这首歌曲深刻地反映了代征戒徭役给人民造成地痛苦,抒发了诗人送友到塞外徭役时地离愁别绪,所以为后人出传唱。 《阳关三叠》这首古代歌曲深刻地表现了维原诗中所表现地深厚诚挚地友谊,对远行有人那种无限关还、意义惜别地情意,成为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一颗光彩夺目地的明珠,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传唱,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师生问好!  规 学生进入状态跟随教师思路直接进入新课学生了解歌曲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切情感及作品中抒发的真挚感情歌曲的分析,了解乐曲的风格,了解乐曲的背景。理解音乐描述的情景。学生了解歌曲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切情感及作品中抒发的真挚感情。教学内容(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 3,《阳关三叠》分析作品《七子之歌》 学生再次听聆听——学唱——有感情的演唱 四, 巩固总  结五,布置  教师再次讲解歌曲内涵分析歌曲,学生然后学唱。教师教唱做书上10

 

阳关三叠教案(表格式)
上一篇:阳关三叠教案四    下一篇: 阳关三叠解析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