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部编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以及意义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4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学习目标导航自主预习1.河姆渡居民使用(  )石器,用(  )耕地,种植(  ),住(  )房屋。2.半坡居民主要粮食作物是(  ),住在(   )式的房子里。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4.河姆渡居民生活在(  )流域。半坡居民生活在(  )流域。    古之人,皆食禽兽,至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神农播种五谷11/14/2019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2.地点:3.生产工具:4.农作物:5.原始饲养业:6.定居生活:7.原始手工业:约五六千年前西安(北河流域)磨制石器(石刀)、骨耜粟猪、狗半地穴式房屋彩陶、纺线、织布、制衣半坡房屋复原图 人面鱼纹彩陶盆鱼纹彩盆  半坡原始居民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家畜(畜牲业面表现)。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纺织麻布,改善了生活。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手工业面表现),专门用来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彩陶在红底上绘各种生动图案,美观实用。有些还有刻画符号。(汲水器)尖底陶瓶陶纺轮石磨盘陶器纺轮粟、菜籽鱼钩石斧西安半坡出土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地点:2.时间:3.生产工具:4.农作物:5.定居生活:6.原始饲养业:7.原始手工业:余( 南长江流域)约七千年前磨制石器、骨耜水稻干栏式房屋陶器、器、原始乐器猪狗和水牛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想象图  河姆渡地处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的边缘。约7000年前,这一带雨量充沛,气候湿热,有多湖泊和沼泽。干栏式的建筑,房屋稳定牢固、通风、防湿。炭化稻谷骨耜黑 陶河姆渡出土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异同思考: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 时间:2. 兴起地区:3. 发展变化:1)水稻:在中国南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稻2)粟: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  遗存约在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中国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骨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部编版
上一篇: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优质)    下一篇: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