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部编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8. 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述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2.教材分析本课的要点是有关思想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老子和孔子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们的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百家争鸣对当时思想文化的发展起来推动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的第一次高峰,为后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根基。3.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本节课主要思想文化的内容,对七年级新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做好引导、衔接,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趋势。另外七年级学生感性思维强,容易激发学生探求历史的兴趣,所以可以利用这一点,充分运用课本的图片、小故事等内容,让学生去看、去想,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感悟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教学目标】1.借助图文史料,归纳并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与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思想主。2.通过合作探究,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3.通过教师点拨、反思收获,认识树立好的学风,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人生的影响。【教学重难点】:区分诸子百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运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和孔子的教育思想指导学习和生活运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和孔子的教育思想指导学习和生活。【安排】1【评价务】务1:通过教师在点拨中口头提问、自学等形式,检查学生是否并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与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思想主等知识。(学习目标1)。务2:学生通过分析历史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小组展示能说出“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要求学生展示叙述调理、声音洪亮、回答有要点。(学习目标2)。务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自我反思,让学生在班内展示,通过教师点拨、反思收获,认识树立好的学风,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人生的影响。(学习目标3)【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评价务导入环节(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9月28日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举行,经此纪念这位中国圣贤。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光辉形象经久不衰,他有怎样的贡献?除他之外,在大变革的时代还有哪些出的思想家?“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8课《百家争鸣》。(板书课题),来一探究竟。(二)出示教学目标大屏幕显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与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部编版
上一篇: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0    下一篇: 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公开课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