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6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949年1956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90年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20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水平《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生活的变化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参考地图册找到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变化。色彩和款式单调买衣服要凭布票,数量有限。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生活的变化   服饰的变化 为什么国家要发行这些“购物票”呢?色彩和款式单调买衣服要凭布票,数量有限。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生活的变化“新三年, 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生活的变化长款毛料大衣随意搭着的围巾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曾经流行过哪些服饰?喇叭裤、蝙蝠衫、牛仔裤、直筒裤、紧身健美裤、皮大衣、职业装、休闲装、短裙…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生活的变化  为什么人们的服饰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物质的丰富思想观念的解放  服饰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御寒等需要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式。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生活的变化长辈们印象中那些过去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菜。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小平,二靠袁隆平”。 “为了吃上一顿相对丰盛的年夜饭,往往提前几个月就将各种票证凑齐,买上一些平时不吃的荤腥,腌上一两只猪头、几条河鱼、几只鸡。到了除夕前,家家门前都会飘出阵阵腊肉的香气。”           ——盐城大丰莲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生活的变化  过去人们觉得难以下咽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人们的感觉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过去物资比较匮乏,人们可以选择的食品品种较少。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生活的变化南京的地标性建筑——金陵饭店,曾今是中国第一高楼。小不小,关键看住房!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生活的变化山农村的变化抚顺棚户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6
上一篇: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2    下一篇: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