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4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能读通读顺并背诵课文②能把握记叙的要素,用现代汉语讲这个故事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加上老师的点拨,明白学习方法的针对性②能从材料中挖掘信息支撑自己的观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理解“信”与“礼”在做人方面的重要性②理解隐藏在元方身后的名士文化内涵【教学重点】理解“不交非类”的汉末名士个性【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此文编入“方正”门【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教学过程】有这么一本书,书的编写者选社会名流的生活小事随手而记,以德行、方正、豪爽等分类编排,读书中故事,既可了解当时社会的风气,又能感悟做人的道理,这本书被称为“名士的教科书”,如果我们想成为品德高尚之人、在纷争的时世拥有一个独特的自我,必读此书。这本书就是《世说新语》,今天,我们将与大家一同学习书中的一个小故事《陈太丘与友期》。一读读通读顺这是一则文言小故事,学习文言文,读是手段,读通读顺是基础。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读走进这个小故事吧!(老师展示读的步骤及要求,学生依次进行)1、自由诵读全文两遍(要求:自正字音、停顿)2、两人互读一遍(要求:字音,停顿,达成一致)3、全班齐读(要求:语速适中,读整齐即可)4、老师析读的不足之处,指导学生做原生态(语境情景下的)读5、三人自由组合读(一人旁白,一人为友人,一人为元方)6、三人表演读(师生听评,评谁读的好,说的好)【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在小学阶段,学生虽然有接触到文言文,但那些文章浅显易懂,而且教学中,很多老师很关注字词句的落实,这导致了部分学生在读文言文时,过重关注字词句的意思,而忽略了读的原本之义。读,要出声,要通过声音感知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感受它的音律美。让学生通过自由诵读、两人互读、全班齐读、老师析读、自由读的环节,就是让学生有声地感知文言的魅力,在抑扬顿挫中进入古时读书的佳境,在读中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课堂预设】自由诵读,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型的读;互读,是合作学习型的读;析读之后的再读,是探究学习型的读。这样做,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遇到的困难,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合作学习可能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的点拨将让他们有“拨云见日”的顿悟。二读通晓大意1、学习文言文,读通读顺是基础,读懂是关键。通过以上多次的读,你能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说一下这个故事吗?(明白有几个人,讲的什么事即可)2、结合文后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两人一组,一人讲,一人听,一句一换,逐句讲,存疑准备提交)3、请一个学生通译,全班听译,若有异义,学生发表意见,达成一致4、互讲故事(两人一组,一人讲一人听)【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的意识,达到知识求同的效果。概说故事,是培养学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概括信息的能力;互译、通译,一是让学生在解决疑难时求助的意识,二是让学生明白知识求同的特点;互讲故事,则既是一种合作,又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堂预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积极的旁观者,这个环节里,老师更多的表现是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偶尔释学生疑难,这样做学生会感觉到他们是自己在解读文本,而不是老师强加的。三读质疑问难1、解读故事内容,弄清楚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2、关于“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问题的讨论讨论题:从元方的反应中,你能看出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A、关于聪明的问题作者为什么没有把《陈太丘与友期》编入“夙惠”门?提供材料(材料附后),让学生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明确,典型材料服务于主题需要时,对材料的理解与运用要以表现主题而定。B、关于“元方入门不顾”的问题1、元方为什么入门而不顾?(学生在文中找信息,明确“无信”、“无礼”两个关键词)2、这个故事中,真正犯错误的人是谁?他先后犯了什么错?3、析“无信(信字,做汉字组合分析)”、“无礼(礼字,做引经据典评说)”,得出对“元方入门不顾”做法的合理性认知(交友原则不能破坏,道德底线不能放弃)。【设计意图】有学生会借助课文导读里的“聪颖机智”来概括元方的性格,他们这种经验性或偷赖性的做法,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是很有害的。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在解读文章时读出自我的理解,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事。而老师对信、礼的分析,是本环节的一个亮点。让学生明白“信”与“礼”的民族文化内涵,了解社会深层原因,有利于他们正确理解故事本身。【课堂预设】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目的是让学生跳出编者文本去理解作者文本,形成学生自己的自我文本,在对人物行为的分析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健康人格。四读明信知礼1、如果我是元方,我会怎么做?为什么元方会那样做?时代虽然在变化,社会制度虽然有变革,但做人的准则,几千年来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呢?用于规范人们生活的道德准则不依时代、社会性质的不同而发生太大的改变,这既展现了道德的传承性,又体现了道德的生命力,中华民族的美德正是这样得以传承与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4
上一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下一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1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