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31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易中天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课程内容: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温故知新回忆春秋时期的三大变化是什么?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化逐步加剧,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并且思考解决的办法,提出一系列主张。阅读书本P38,完成下面的表格。春秋后期楚国道家学派(2)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1)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道德经》(道家的经典)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老子李耳朴素辩证法思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靠近边塞地方住着一位善于推测吉凶祸福的人。他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安慰他。他父亲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他父亲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祸患呢?”家里多了良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大家都安慰他,他的父亲又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参战,住在边塞附近的壮年男子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因战争而死去,因为他儿子腿瘸的原因,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难——长——高——强——前——生——易短矮弱后死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朴素辩证的思想以柔克刚乐极生悲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影响巨大。——托尔斯泰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黑格尔前551前479(73岁)15岁37—50岁51岁55—68岁68岁悲苦的少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生失意的政治家治学严谨的教育家孔子的一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孔子的思想仁发自内心的爱心和同情心樊迟(孔子弟子)问仁。子曰:“爱人”。子曰:“已所不欲,务施于人。”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人人“仁者爱人”爱心、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谐相处根据材料,说说孔子提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什么?具有爱心和同情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换位思考。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孔子的思想礼每个人的行为规范孔子说,“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论语》根据材料,说说孔子认为礼的作用是什么?就是用来规范、调节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各种关系的。孔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原文大意: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用行政命令来治理国家,制定相应的刑法,人们虽然想到免于刑罚,但还不能从心理上想到犯罪是可耻的;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以礼仪来约束百姓,人们就会有了耻辱之心,并且知道如何遵守规矩。积极意义:“为政以德”即是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百姓,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孔子的教育成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学在官府学在民间孔子的学术贡献孔子是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孔圣人”……认为他曾修《诗》《书》,《礼》《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31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29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3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