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38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八课百家争鸣第二单元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学习目标1、掌握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及思想主张;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思想主张;3、掌握百家争鸣的史实。孔子学院曲阜祭孔大典美国纽约出版的《名人年鉴表格手册》列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①孔子②柏拉图③亚里士多德④托马斯·阿奎那⑤哥白尼⑥弗兰西斯·培根⑦牛顿⑧伏尔泰⑨康德⑩达尔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和道家学说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和儒家学说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老子5、思想主张: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1)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辩证思想)(2)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无为而治本意并不是不为,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民众自我能动性,适于统治者。)(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快就死了,应该让鱼儿自由生长。)(3)社会理想:“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1、姓名:孔丘、孔子、仲尼、圣人2、时间:春秋·鲁国3、职业: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4、成就:开创儒家学派二、孔子与儒家学派“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私人讲学;51岁从政;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73岁去世他从教40余年,三千弟子,72贤人,一生坎坷,无权无势,仅凭才学、道德、精神赢得弟子深情爱戴。5、文化成就: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编《春秋》言论记录在《论语》A:“仁者爱人”,也就是关心爱护他人。B:“克己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6、思想主张:(1)思想主张之一:政治思想①“仁”——孔子思想的核心②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要求统治者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对残暴统治和任意刑杀。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篇》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2)思想主张之二:教育思想①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②注意“因材施教”,主张启发式教学;③学习态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思结合实事求是不耻下问韩非子儒家墨子墨家道家法家兵家三、百家争鸣农家阴阳家小说家名家杂家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争论焦点:如何治理社会即建立什么样的社会秩序,如何建立这样的社会秩序1、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原因)(1)政治上: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为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学术氛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2)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到民间,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3)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发展,新兴阶级崛起,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根本原因墨子战国“兼爱”、“非攻”“节俭”墨家学派创始人材料研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思想?孟子的话体现了做人要有骨气和浩然正气。孟子战国1、“仁政”;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儒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荀子战国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庄子战国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战国荀子战国墨子庄子韩非子战国战国战国战国“礼治”,明确尊卑等级。“兼爱”、“非攻”;选贤能;提倡节俭。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法治;建立中央集权“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义”)孟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2、百家争鸣代表学派:3、“百家争鸣”的表现(含义)?(1)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2)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3)诸子百家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励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38
上一篇: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30    下一篇: 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复习课件PPT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