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14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8课百家争鸣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重点掌握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思想。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通过选择一家观点批驳其他观点,学会运用知识进行驳论和论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思想主张。教学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教学方法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展示成语“三教九流”及相关图片。2.设问:(1)你知道三教九流具体包含着哪些吗?(2)你是如何看待三教九流现象的?3.教师导入: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也是我国学术思想空前繁荣、空前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形成了我国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高峰。这个时期,各家学派为了让统治阶级接受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观点,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知识点一老子1.地位:__道家__学派创始人。2.主要思想:①顺应__自然__。②事物都有其__对立面__,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③主张“__无为而治__”。知识点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孔子的地位:__儒家__学派创始人。2.孔子的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核心思想是“__仁__”;主张以__德__治国。(2)教育思想:创办__私学__,主张“__有教无类__”。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3)文化成就: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论语__》一书;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知识点三百家争鸣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__学术思想__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__学派__,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2.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墨家:创始人是__墨子__。主张:__“兼爱”“非攻”__;提倡__节俭__。(2)儒家:①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__仁政__”;提出“民为__贵__,社稷次之,君为__轻__”的思想,反对一切__非正义__的战争。②代表人物荀子。主张:实行“__礼治__”,明确__尊卑__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3)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应__自然__和__民心__;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__人格__。(4)法家:代表人物是__韩非__。主张:__以法治国__;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3.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__思想文化__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春秋时期的学派代表——老子和孔子多媒体展示下面两则材料,学生自由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材料二某同学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的失败,你才发现问题所在,坏事变好事。”(1)材料一中提到的“孔子”创立了什么学派?写出他的一句名言。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提示:儒家学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仁”。(2)材料二中老师引用了谁的思想来开导学生?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集中其学说的书籍叫什么?提示:老子。道家学派。《道德经》(或《老子》)。(3)这些古老的思想家包含着很多今天我们一直沿用的“智慧”。请你任选他们其中的一位,阐述他们带给我们的“智慧”。提示:符合要求即可。探究二百家争鸣1.多媒体展示下面的表格:思想家主要观点(主张)他(墨子)属于①__墨家__学派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他(②__孟子__)属于儒家学派主张实行“③__仁政__”,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他(④__庄子__)属于⑤__道家__学派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他⑥__韩非__属于⑦__法家__学派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他提出建立⑧__中央集权专制统治__(1)学生阅读教材后,将表格中的思想家、主要观点(主张)填写完整。(2)表格内容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教材阐述产生这一历史现象的时代背景。提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背景:社会处于动荡之中,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14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百家争鸣教案    下一篇: 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1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