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检测卷(含答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李同学来到河南省荥阳市广武山上的鸿沟旅游,当地导游介绍说:“古代荥阳是汉王刘邦与楚王项羽‘大战七十,小战四十’的地方,最终在此确定了楚河汉界……”下列历史事件与导游介绍内容有关的是()A.秦灭六国 B.陈胜、吴广起义C.楚汉之争 D.蒙恬北击匈奴2.下列关于秦末农民战争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②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③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历史上永放光芒④灭秦以后,他们建立了新的王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原因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所以轸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D.乃举措暴而用刑太极故也4.下列对秦朝短命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A.中央集权,给大臣的权力太小,大臣不满B.与匈奴作战失败,秦朝统治者众叛亲离C.秦统一了六国的货币、度量衡,造成原来六国人民使用不便D.暴虐措施使人民不堪忍受,用刑太重5.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①约法三章②巨鹿之战③垓下之围④建立张楚政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人们常把秦朝称为“暴秦”,下列选项能体现秦朝“暴”的有()①沉重的赋税②繁重的徭役、兵役③残酷的刑罚④秦二世的残暴昏庸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有()①重用人才②统治残暴③重视农业④末代国君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秦末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民族矛盾尖锐C.秦统治者的暴政 D.戍边遇雨误期,按律要被处死9.假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你遇到的哪些事是能够符合史实的①统一度量衡②全国统一使用小篆字体③秦始皇开凿灵渠,目的是解决统一南方的运输困难④陈胜等到渔阳服役误期,误期当斩,因而揭竿而起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以秦朝末年到楚汉战争为历史背景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楚汉传奇》,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陨石上面写着“始皇帝死而地分”这表明秦朝末年,有人主张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完全恢复西周制度C.回到诸侯并立的局面 D.取代秦始皇称帝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4小题,共计30分,)11.(10分)秦朝的快速灭亡,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远去的硝烟,还有深深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材料二秦朝的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诛”“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置。材料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材料四如图/(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材料三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并说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4)材料四中“楚汉”分别指的是谁?这两位历史人物在推翻秦朝的统治中各做出了怎样的贡献?(5)从秦朝的快速灭亡中,你有何感悟?1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来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秦朝民谣材料二:“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末年怎样的政治情况?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结合所学说出与材料二相对应的历史事件。(3)请你结合材料二中的内容,说出这一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最终结果怎样?1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材料二:《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材料三: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1)秦朝哪项制度“创导”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2)材料二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有什么意义?(3)材料三中秦简记载说明秦代的刑法有什么特点?(4)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你觉得应该如何评价秦始皇?14.(6分)融入情境,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

 

秦末农民大起义检测卷(含答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练习    下一篇: 秦末农民大起义练习(含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