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18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军阀?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武装政治集团。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1912年开始——1928年结束】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学习目标1、知道二次革命;护国战争。2、知道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理解北洋军阀割据的局面及影响。3、感受孙中山等革命者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一、二次革命1、背景:2、时间:3、领导人:4、结果:(1)反袁专制、维护共和(2)1913年宋教仁遇刺案(3)袁世凯罢免三省都督根本原因直接原因1913年孙中山、黄兴失败,南方政权被袁世凯所控制;袁世凯的势力更加巩固、强大这次革命为什么被称为“二次革命”?它与辛亥革命有什么相似之处?“二次革命”为什么会失败?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领导和性质相同。5、失败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袁世凯力量强大二、袁世凯复辟帝制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②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1、对内政策谋正式总统谋终身总统民主共和独裁专制2、对外政策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联系所学知识,思考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目的?“大陆政策”的体现,达到独霸中国的目的。袁世凯为什么会接受?为复辟帝制,必须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以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换取日本的支持。这些内容对中国有何影响?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是一部丧权辱国的条约,损害了欧美列强在华利益。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中华帝国之玺”、“皇帝之宝”对于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你怎么看?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为人民所唾弃!三、护国战争1.原因:2.时间:3.领导人:4.结果:5.袁世凯失败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1915——1916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封建军阀】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四、军阀割据直系(冯国璋、曹锟)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滇系(唐继尧)桂系(陆荣廷)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控制东北地区控制着云南、贵州控制着广东、广西美、英日本日本美、英美、英四、军阀割据北洋军阀混战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制造“宋教仁案”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最终失败袁世凯复辟帝制对内:建立独裁专制统治,解散国民党对外: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护国战争袁世凯众叛亲离,1916年6月绝望中死去军阀割据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革命运动的失败留下哪些教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极为强大,必须唤醒更多的民众!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抗争与探索挽救积贫积弱黑暗的旧中国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梳理·思考洋务运动(第4课)太平天国运动(第3课)义和团运动(第7课)维新派戊戌变法(第6课)革命派辛亥革命(第9课)历史作为随堂练习1、“二次革命”的导火索是()A.宋教仁被刺B.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C.袁世凯称帝D.张勋拥溥仪复辟A2、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A.篡夺革命果实B.镇压二次革命C.出卖了维新派D.公然复辟称帝D3、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B.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C.袁世凯当选大总统D.孙中山继续革命A4、护国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宋教仁案”B.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二十一条”C.袁世凯复辟帝制D.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C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18
上一篇: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17    下一篇: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2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