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名著“真”阅读,路在何方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关键词:名著、“伪”阅读、“真”阅读

名著阅读可拓宽阅读者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提高文化修养,若能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时代文化,就能更好地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课程设置了“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部分,目标是让学生“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这个目标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健全的精神品格至关重要,且这种设置有明确的指向。我省为落实此项课程目标,在高考试卷中为名著开辟了“10分”的天地,对中外经典名著可以说是极为重视,这本是教育回归人文的一大幸事。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现实的名著阅读情况和考查方式总是不尽人意。当今学生阅读的大多是“导读”、“概要”、“速读”之类的“快餐式”作品。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走入了读读背背,不读原著照样能考名著题的怪圈,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名著阅读方式。名著阅读成了师生心中的痛,

当然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时间的分配不够。学生的学习往往很紧张,虽然新课程把自由个性、主体要求给了学生,但学习的繁重还是不可避免,因而从时间上还是不能有机分配,学生不会把时间放在厚重的名著之上,特别是高三,根本不可能再去阅读原著,就是一遍也花不起这时间。
    二是名著的内涵太深。名著大多跨越时间长、空间广,内容主体涵盖宽,虽有相关资料的“介绍”和“分析”,但作为一部名著,经典往往和凝练、深刻相应,学生还是不知从何读起的,就是读了,一遍也还是不太会答题,因而出现“读”与“不读”没有很多差别的现象。
    三是考查的形式大“变脸”,扼杀了名著的生命力。市场上充斥的各式各样的“名著导读”类书籍,足以应付名著考查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在名著阅读上真正花了精力和时间的同学,看到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出如此高的“效率”,自然认为“有利可图”,于是放弃了阅读原著,而改读“名著导读”。在时间紧、课程压力大,特别是应付考试、稳拿分数的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虽然老师认同也强调阅读原著对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但还是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走快捷应试之路。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名著阅读流于表面化、浅薄化,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名著推荐阅读的本真目的难以实现。

 

种种原因使得老师无所作为,或听之任之,完全由学生的兴趣去完成,或亦步亦趋整理相关考题帮助学生记诵。学生的名著阅读和教师的名著导读,名存实亡,新课程的要求只能是不了了之。三年下来,我们期盼的名著阅读没有沿着我们期盼的方向发展。更可怕的是,最后所有的努力,只是让学生厌恶乃至唾弃这一部部本应充满生命力、吸引力的经典之作!这是名著高考的悲哀,语文教师的悲哀,语文教育的悲哀。要改变这种状况的出路只有一个字“变”。

首先,考查的方式方法的“变”至关重要。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考查,是为了引导和督促学生真正阅读名著,亲近文学大师,陶冶性情,提升人文素养。要想改变师生的“伪”阅读现状,避免师生猜题、压题,只有改变名著阅读的考查方式。令人欣慰的是,语文界的有识之士很快认识到了这一点,首先从名著考查题上做了改革,较关注重要情节、关键细节的考查。现在试题采用双项选择题形式和简答题形式,有效拓宽了名著考查的范围,容量之大几乎可以涉及到整部作品,也关注到了名著阅读的细节。但是有些考题又太过于生偏和琐碎而很不“人文”。比如要学生判断爱斯梅拉达是来自于“埃及的”还是“英国的”,我想,学生知道她是吉普赛女郎这一重点细节就可以了。如果让学生纠缠于这类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没有紧要关联的细节,只会浪费学生的才力和精力,是假考而非真考,可见现行的考查方式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考查的方式可以多样化,要特别突出过程评价。如挑一些名著片段作为阅读题,多涉及一些阅读体验和感受等多角度的深层次考查,如有学生在读《三国演义》后写道:“曹操赤脚迎许攸、刘备三顾茅庐都成为礼贤下士的美谈。试想曹操、刘备不放低姿态,主动接近有智者,反而是一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姿态,是断不会有官渡之战大获全胜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读了《红楼梦》之后,感悟到在宝黛钗爱情悲剧中,宝钗也完全是一位受害者。这样,让那些以教师整理归纳代替自己读书的学生“望题兴叹”,让真正读书的人获得优势。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唤醒广大师生的名著“真”阅读,名著阅读也可由“假考”完善到“真考”,也必然引导学生的名著阅读由“伪读”变成“真读”。阅读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没有阅读过程的浸染和熏陶,再好的结果都只是昙花一现,镜中月水中花。真读,才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实现名著阅读的本真目的。

 

其次,老师的“变”至关重要,“变”的核心就是变“背”为“读”。怎么“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阅读时间的保证和阅读氛围的营造。“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这是我在阅读时间上的基本思路。为了保证全体学生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我们可以采用集中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上阅读时间的保证带动了学生在课下的阅读。再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首先是书籍来源的保证,目前主要是学生自备书籍,课间、饭后,学生能够做到自带书籍,安静默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全年级、全班参与的读书活动,可有效促进心理环境的优化。同时,通过家长会等多种途径,让家长们认识到名著阅读对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纠正他们的“除课本以外的书都是杂书”的错误观点,杜绝不但不支持孩子阅读,还横加阻拦的错误做法。因此我们要注重与家长沟通,力求使家长成为良好阅读氛围的促成因素。

   

二是阅读进程的规划和阅读过程的监测与引导。把高中三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阅读规划,如每学期完成一中一外的名著文本细读,化整为零,两年就完成了高考应考篇目,还有一年的复习整合时间,既可应考又将语文素养的提高落到实处。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舞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解读。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保证阅读效果,同时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按阅读进程计划,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开卷检测的方式,检测题可涵盖作品的各个方面,涉及到作品的细节,并根据测试题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分值,从5分到100分不等,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的读书情况和理解能力,选择不同分值题来答,所得分数记入平时成绩。如果高校招生也参考学生的作业成长袋,师生就会认真对待。

三是阅读成果的交流和巩固。保持阅读积极性,要重视阅读交流成果的交流和巩固,为此,要设计多种交流方式,要努力实现多向、多层次的交流,如: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可采用的方式很多,摘抄、写读书心得、知识竞答、开卷测查、课堂讨论等,层次高一些的还可撰写评论、作专题讲座、网上交流等多样形式。每次交流主题话题统一,如“我眼中的薛宝钗”或“还薛宝钗的本来面目”,学生就会有许多独特的体验和深刻的见解。如:有一学生在她的交流稿上写道:宝钗是一位“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美人,而诗画才情也毫不逊色。她温顺贤良,安分随时,却始终得不到宝玉的爱慕。即使它深爱宝玉,即使有“金玉良缘”,但宝黛之恋贾府人尽皆知,她始终站在一个尴尬的“第三者”位置上,难道她不会感到痛苦吗?元春赏物,她自觉无趣,便疏远宝玉;宝玉梦中喊话,她“不觉怔了”,这些不正折射出宝钗内心的酸楚与矛盾吗?“金玉”之论,是薛姨妈散布的,“调包计”是凤姐提出的,宝钗自始至终只能当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纵使她与宝玉成婚,却只能“到底意难平”,独守空房。可见,宝钗是一位有自尊却无法掌握自觉命运的女性,她并没有拆散宝黛的阴谋,只是在矛盾痛苦中任别人把自己推向“活守寡”的火盆。面对这样一个美丽而不幸的生命,我们是应该唾弃,还是应该同情?是应该贬斥无辜的宝钗,还是应该痛批万恶的封建社会?这段文字在认识上就文本提供的信息“还原”宝钗的本来面目,且将矛头指向悲剧的根源——封建社会,引人深思;形式上采用反问句、选择问句、感叹句等多种句式层层深入地剖析,剥离重重成见包裹,展现“我眼中”的薛宝钗的本来面目。阅读名著有这等体验这般思考这样认识,将传统经典读成了“我的经典”,阅读成果明显而且肯定巩固了,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也就落到实处了。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大学中文系专业学生的水准了,是的,目前因为中小学文学教育的滞后,让许多有才情的中学生不敢像国外的小学生那样做文学探究性学习了。但我相信,有时间的保证、流程的规划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是不可估量的,经典名著会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焕发新的生命力,真正体现艺术常青的魅力。如此,我们民族的文化元素、文化基因也在这传承之中根植于我们的血液之中,并且催发更多的创新和经典。

 

在异彩纷呈的现代文化潮流中,学校语文教育应当坚持一种对经典文化、传统优秀文化的尊重和倡导,以帮助学生在复杂的文化潮流中找到适当的精神支点。而名著阅读的考查方式对学生能否真正阅读名著起到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愿变革中的名著考查方式能唤醒名著“真阅读”,能积极引导学生细读名著,读出经典的要义,读出自己的思考,让名著能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滋养生命的营养!

 

参考书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语文)》,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关于高效课堂的一些冷思考    下一篇:挖掘文本内涵 渗透责任教育——对语文教学中进行责任教育的几点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