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6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算学讲师。1903年赴日本参观大阪博览会,博览会上中国古钟在展,徐锡麟愤感列强欺中国太甚,在日本革命派的影响下逐渐放弃对清政府的希望,弃改而从革命。1904年徐锡麟加入光复会并成为光复会的主要领导人。1906年徐锡麟打入清政府内部,纳粟捐官,充巡警学堂及巡警的会办。他小心逢迎,拜恩铭为师,被被恩铭引为亲信。徐锡麟食清廷之禄,却时刻不改革命之。秋瑾(1875——1907)1904年冲破家庭束缚,自己筹资留学日本,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1905年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1906年回国后在创办中国公学,安置留日学生回国。1907年创办《中国女报》,后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再、同时起义,遥相呼应。ABCDE1906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1907年寡不敌众、徐锡麟死难、兴1907年奋战七昼夜,弹药缺乏,最终失败道一、蔡绍南徐锡麟秋瑾歹徒告密,秋瑾被捕遇难1907年1911年4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兴  事冗,无暇通候,罪过,罪过!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兴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林觉民《与妻书》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序》材料研读阅读材料结合书本知识归纳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二、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谋划起义:革命组织_______与______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_________。计

 

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6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5    下一篇: 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