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免费下载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9课 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浏醴起义;安庆起义;起义;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的过程及其意义。过程与法: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识图;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情感、意和价值观:通过了解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革命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士不屈斗争精神的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二、教学重难点:花岗起义;武昌起义难点: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三、教学法指导表格归纳、材料分析、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内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次日清晨,革命党人起义成功。随后,其他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主专制政体也寿终正寝。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革命士们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付出极大的牺牲。本课我们讲学习 第9课 辛亥革命(二)讲授新课一、革命士的奋斗1、浏醴起义: 2、安庆起义:  1907年7月6日,光复会成员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徐锡麟,在安庆策划、组织刺杀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在激战4小时后,起义失败,徐锡麟等被捕,慷慨就义。秋瑾在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牺牲。3、起义:1907年12月2日中国同盟会总理亲赴河内,与兴共同筹划领导起义,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但要缺乏,最终失败。4、花岗起义 1910年11月、兴、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兴担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起义失败后,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士牺牲,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达微寻获安葬广州红花岗。达微将红花岗改名为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花岗起义。意义: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二、武昌起义1、武昌起义的原因1911年,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免费下载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优秀教案二    下一篇: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1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