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导学案8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9课辛亥革命的“五步导学法”导学案一、明确务 1、学习目标通过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认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士不届斗争精神的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2、学习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3、学习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评价二、自主学习(一)革命士的奋斗1、1906年冬,同盟会员   ,蔡绍南在交界的乡、   、   、醴陵发动武装起义。       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2、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    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巡抚    。起义失败,革命党人     在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3、1907年,亲赴越南河内,与     共同筹划领导起义,袭取    ,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4、1910年,     同兴、声等人商讨在举行    起义。1911年4月,由情况发生变化,     在准备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他新率一百余革命党人攻入两广     ,总督    逃走。革命党人与清军苦战一昼夜,终因从寡悬殊,起义失败。后来,将收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广州花岗,称作“    ”。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     ”。(二)武昌起义1、1911年,革命组织    与     ,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     。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     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2、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     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随后,   、  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     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   ,推举新军将领     为都督。3、1911年是农历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    ”。辛亥革命推翻了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制度    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三、小组合作,合作探究1、在武昌起义之前,同盟会的革命党人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起义的影响是什么? 2、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辛亥革命的爆发有什么历史意义?四、展示交流1、在武昌起义之前,同盟会的革命党人发动的武昌起义中那次起义的影响最大?为什么?2、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过程及结果?3、辛亥革命的结果是什么?它的最大贡献是什么?五、巩固拓展1.“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

 

第9课辛亥革命导学案8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导学案7    下一篇: 第九课辛亥革命教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