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导教学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秋学期八年级上册历史新授课教学案(09)第9课  辛亥革命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10月8日一、学习目标:1、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士发动的武装起义名称、领导人及影响。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2、通过识读《武昌起义和 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研讨历史资料,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法。3 、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意义。二、学习重难点1、:武昌起义。  2、难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内在含义。 三、自主预习 1、革命士奋斗的具体表现及其结果、影响分别是什么?2、武昌起义的背景、概况、结果及影响分别是什么?3、辛亥革命的名称由来、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四、自学反馈(一)辛亥革命的前期斗争 :革命士的奋斗1、浏醴起义:(1)时间:______年(2)领导者:同盟会会员_____ __、蔡绍南(3)结果:失败(4)影响: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_______武装起义,使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2、安庆、绍兴起义:(1)时间:______年(2)领导者:___会会员_______发动,革命党人秋瑾策应。(3)结果:失败。3、起义:(1)时间:______年(2)领导者:_______、_______(3)结果:失败。4、广州花岗起义:(1)时间:1911年4月(2)领导者:_______、_______、声(3)结果:失败(4)影响: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________________全国人民的斗。(二)辛亥革命的高潮部分:武昌起义1、别名:     ,1911年为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2、时间:    年   月   日3、组织:文学社、共进会4、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新军5、进程:     工程营起义→→夺取军械库→→占领    城→→三镇胜利→→成立军政府(10月11日,    为都督)→→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性质:     民族民主革命2、进步性:(1)推翻了    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制度,使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    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辛亥革命导教学案
上一篇:辛亥革命导学案二    下一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