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版九年级上《醉翁亭记》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醉翁亭记》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朗读节奏,熟读课文。2、掌握文中文言词语,学会辨认古今异义的字。3、准确翻译文中及难点文言句子。4、学习文章以乐为主线,前呼后应,严谨的结构.5、 体会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教学:1、掌握文中文言词语,学会辨认古今异义的字。2、准确翻译文中及难点文言句子。3、体会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以乐为主线,前呼后应,严谨的结构。2、体会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教法:三疑三探。学法:自学、合作、探究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第一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醉翁亭记》是历来脍炙人口的一篇名文。为了有助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先把作者和有关本文写作的情况作个简略的介绍。作者及背景简介: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21岁中进士,其后监察御史,因为同情范仲淹遭贬斥,写信切责高若讷被贬夷陵(今宜昌)令。后回朝太子中允、图阁直学士等职,以后又被贬知滁州、转知扬州等。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千古的美文。(四)出示学习目标。1、准确把握朗读节奏,熟读课文。2、掌握文中文言词语,学会辨认古今异义的字。3、准确翻译文中及难点文言句子。 (五)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你有疑问和发现,根据本节学习目标提出问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1、文章的译文?2、总结实词、虚词。3、文章的结构层次?  (六)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采用自己喜欢的式读课文,围绕自探提纲,在文中进行圈点勾划,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合探时解决。二、解疑合探(15分钟)(一)小组合探。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全班合探。文章的译文?环绕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边的山峦,树林和

 

人教部编版版九年级上《醉翁亭记》教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醉翁亭记    下一篇: 第11课醉翁亭记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