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第11课醉翁亭记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1 醉翁亭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用词语,背诵全文。2、目标: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式和作用。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难点教学1.把握作者的思路,理出文章线索。2.学习本文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3.理解作者以“醉”写“乐”的笔法,理解“醉”与“乐”的关系。结合背景体会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思想。教学过程第一一、新课导入北宋时期,有一个小孩,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困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供他上学呢?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个小孩后来成为一个十分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欣赏这篇《醉翁亭记》吧!二、知识小窗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的古文理论。后人又将其与、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宋散文八大家”。2.背景介绍:庆历五年, 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千古的美文。三、疏通文意1.词语解释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环,环绕。壑:山谷。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云归:云雾聚拢。岩穴:山洞,文中指山谷。暝:昏暗。晦:阴暗。发:开放。杂然:交错的样子。:列,摆开。2.句子翻译(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从远处看,那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山水之间啊。欣赏山水的乐趣,领悟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像那太阳出来之时,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黑暗与光明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4)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的人们在出游啊。(

 

第11课醉翁亭记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版九年级上《醉翁亭记》教案    下一篇: 第11课醉翁亭记教学设计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