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2免费下载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问题导学1.中共八大(时间、主要务)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时间和“总路线”是什么?3、在“总路线”的倡导下全国开展了哪两个运动?效果如?4、国民经济的调整情况5、了解“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史实。6、了解列举叙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涌现出的典型的英雄模范人物和感人事迹。 3.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人物的卓越 贡献一新课探究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探索中的好开端——中共八大(1)时间:1956年,   地点:在召开(2)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3)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好   开端?中共八大当时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制定的务符合当时的国情影响(二)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背景中共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时间1958年标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主要内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失误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评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后果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大跃进”  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结 果相关链接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结 果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相关链接对国情分析不够缺乏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急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循序渐进,不能急求成脱离实际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严重失误的原因与教训,对我们今天有启示?原因:教训(启示):目的为了克服困难局面1961年——1965年时间内容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的八字针,1961年初开始实。(三)国民经济的调整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2免费下载
上一篇: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免费下载    下一篇: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免费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