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26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主要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意义:是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好开端。探索中的失误1、内容: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原因:“左”倾主义错误泛滥 (①对国情认识不足;②缺乏建设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求成;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3、结果:掀起“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直接导致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1958—1960年:大跃进运动】内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高速度特点:生产发展上的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口号:农业“以粮为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工业“以钢为纲”,“英赶美”事例:农业“卫星”;大炼钢铁 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表现:共产主义公社、大社、集体农庄、大锅饭口号:“人民公社好”;“吃饭不要,努力搞生产”实质:生产关系的“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1958年中苏决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后果: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国民经济调整政策调整:为了挽回损失,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的八字针,1961年初开始实。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务基本完成。七千人大会一一“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时间:1966年到1976年。原因: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动文化大革命。表现: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批斗少奇在火葬单上,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卫”,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批斗文学人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群众路线运动动乱结束粉碎林反革命集团  1971年9月13日,林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春桥江 青文元洪文(“文革”结束的标)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欢庆粉碎“四人帮”审判席上的“四人帮影响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启示和教训①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的把工作中心 转到经济建设上来②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26
上一篇: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精品课件)    下一篇: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部编教材)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