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李商隐《无题》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理解“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教学重点:理解“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品味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诗歌浩如烟海,唐朝诗人灿若繁星。其中有一位诗人才思敏捷,却一不小心卷入了朋党之争,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你知道他是谁吗?(李商隐)你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首诗吗?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缠绵悱恻、脍炙人口的爱情诗《无题》二、作者简介: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含蓄隽永,为人传诵,是爱情朦胧诗的代表。三、写作背景介绍:【深山倾情】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便上玉阳山东峰学道。而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青美丽,聪慧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豪无结果,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永好,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他的《无题》诗即完成于此时。四、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两遍,把握读音和节奏。2、教师强调易读错的字,指导划分节奏。3、学生自由朗读。4、全班齐读诗歌。五、品味赏析诗歌:(一)分析首联:1.了解首联大意。2.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艰苦;后者为“痛苦”,写出离别之苦。3.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惨”的意境。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4、概括首联内容:抒写惜别之苦(难分难舍之情)。(二)分析颔联:1、了解大意。2.分析句子所使用的手法,理解“春蚕”和“蜡炬”两个意象的表情作用。3.概括颔联的内容: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与执着。(三)分析颈联:1.讲述诗句大意。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传达出情人怎样的心境?(四)分析尾联:1.理解典故(蓬莱山和青鸟)。2.分析典故的表意作用。(尾联用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六、课堂小结:全诗以首句的“别”字为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之情。四联各有侧重,开头从相见时难写到离别,表现一对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痛苦难堪的真情;颔联从自己一方表白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九死不悔;颈联由己及推人,表现恋人双方苦苦思念;尾联化用神话传说,写自己渴望相见的心愿。七、布置作业:1.朗读并抄写两遍。2.背诵默写全诗。八、歌曲欣赏:播放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教学设计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行香子·树绕村庄》教案    下一篇: 李商隐《无题》教学设计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