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17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列强侵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华民族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林、魏学习西方地主阶级抵抗派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危害开始沦为两半社会两半程度进一步加深两半程度大大加深两半程度大大加深辛亥革命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重难点:1.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2.难点:辛亥革命的评价。辛亥革命狭义:广义:1911年的武昌起义探究一:20世纪初为什么会爆发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1894—1912)(2)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3)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1.背景:(1)政治:一、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民族危机加重(4)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5)军事:同盟会组织了许多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5)军事:同盟会组织了许多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1911.4.27浙皖起义一、辛亥革命爆发1.背景:萍浏醴起义1906年刘道一、蔡绍南第一次安庆绍兴起义1907年徐锡麟、秋瑾孙中山、黄兴1911年黄兴影响最大黄花岗起义广西起义1907年失败失败一、革命志士的奋斗失败失败材料一: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中国通史》1.群众基础薄弱。2.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据材料并结合课文分析这几次武装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3.准备不充分。4.寡不敌众。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改号中华民国。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1)时间:(2)主力:(3)结果:(4)影响:一、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的胜利震动了全国,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上海等13个省纷纷起义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4)影响: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总统成,皇帝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影响:(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当堂检测1、“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是()A.康有为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2、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A.萍浏醴起义B.浙皖起义C.广西起义D.黄花岗起义BA3、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4、以下观点有误的是()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D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17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PPT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2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