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26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民族危机加深民族危机加深清廷腐朽统治民族危机加深清廷腐朽统治谷物歉收威胁大半个中国,扬子江流域到处充满了无家可归和嗷嗷待哺的人群。——英国外交家朱尔典遇天灾而民生凋敝全国饥民,数逾千万,迫饥寒而死者,道路相望……乃反观清政府,从未闻有一粟一粒之施。——武昌革命军布告王朝未有救济之举王朝人心渐行渐远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民族危机加深王朝腐朽统治人心渐行渐远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非议院所得干预……十、总揽司法权……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假立宪,真专制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族)、徐世昌(汉)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民政大臣:善耆(皇族)度支大臣:载泽(皇族);学务大臣:唐景崇(汉)陆军大臣:荫昌(满族);海军大臣:载洵(皇族)司法大臣:绍昌(皇族);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邮传大臣:盛宣怀(汉);理藩大臣:寿耆(皇族)1911年5月成立内阁,其成员构成如下:皇族内阁王朝自掘坟墓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民族危机加深清廷腐朽统治人心渐行渐远王朝自掘坟墓1908.11.14,15相继“驾鹤西行”皇族血统后继无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溥仪和载沣面对严刑拷问,刘道一怒斥道:“士可杀,不可辱,死即死耳!”徐锡麟被杀,并被挖心抛尸,时年34岁。一:革命志士的奋斗一————辛亥革命的准备牺牲时年仅32岁。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二、武昌起义:根据以下的材料和图片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时代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清政府腐朽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文学社领导人蒋翊武共进会领导人孙武1.起义的谋划:湖北新军是张之洞于湖北训练的新式军队。士官都曾去日本留学,因而遍布革命党人。本是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但湖北新军后来反而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之一。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2.主要力量: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爆炸,引来清军搜捕,孙武和其他人脱逃,但起义的文件、旗帜等被搜走。湖广总督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被捕的革命党人10日凌晨就义。 3、秘密泄露:归纳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一:这些事件使其他省行动起来,在以后的四个月中结束了清朝的统治……——《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材料二: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它看做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做疯子……----吴玉章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2.宣告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3.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4、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统一的政党: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①民族革命(反侵略)——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②民主革命(反封建)——推翻清朝封建君主独裁专制统治。性质: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清末民初男装的演变马褂清官服西装中山装清朝旗袍民国旗袍清末民初女装的演变社交礼仪:跪拜作揖用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采用:“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随堂演练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是()A.安庆起义B.广西起义C.萍浏醴起义D.黄花岗起义2.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CD3.武昌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A.中国同盟会B.湖北文学社C.湖北新军D.湖北共进会4.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B.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D.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CC

 

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26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24    下一篇: 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2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