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同步练习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题一、填空题0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蔡绍南发动武装起义,这是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021910年,孙中山同、赵声等人领导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来,将收殓到的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这次起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03年10月10日晚,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史称“”04辛亥革命推翻了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二、选择题05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A.萍浏醴起义B.镇南关起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06下图人物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自称“鉴湖女侠”,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积极投身革命。1907年,她在绍兴准备策应安庆起义,但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她是()/A.孙中山B.黄兴C.秋瑾D.徐锡麟07下图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08“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如此评价黄花岗起义是因为()A.是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使同盟会声望大振C.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D.革命党人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9下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块浮雕,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的一次重要起义。此起义是()/A金田起义B.武昌起义C.黄花岗起义D.安庆起义10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11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其中的“它"指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2“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愤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A.实现了民族独立B.改变了社会性质C.推翻了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帝制13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1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成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15林伯渠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材料一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一个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材料二孙中山是英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100多年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1)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起义被称为“首义之举”。根据材料一分析,你理解的“首义"精神是什么?(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17、材料一//图一图二武昌起义纪念馆材料二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辛亥日记卷》材料三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1)图一反映了哪次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这一时期还有哪些革命志士进行了武装斗争?(2)假如该纪念馆(图二)正在网上招聘义务讲解员,如果你去应聘,应该去哪一个城市?作为义务讲解员,你在向游客讲解这次起义的意义时应该讲解哪些内容?(3)归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同步练习
上一篇: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随堂练习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