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导学案(无答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9课辛亥革命【课标要求】了解武昌起义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自学目标】1.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2.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意义。学习重点:武昌起义。学习难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的内在含义。【自学填空】【合作探究】材料----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混合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并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材料中“革命”指什么历史事件?指出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这场“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巩固练习】1.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这次起义是()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 D.义和团运动2.辛亥革命爆发于()A.1840年 B.1895年 C.1911年 D.1921年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文中“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是指()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建立了中华民国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4.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B.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C.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5.“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材料表明辛亥革命()A.是一次落后的地主阶级革命运动,人民生存条件没有大的改变B.有较大的局限性,人民的生存状态没有根本改变C.没有照顾平民阶层的利益,不属于进步的民主革命D.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完成,清王朝正病入膏肓。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曾说,“药”不可治者,刀可;刀不可治者,火可;火不可治者,就无可药了。康有为的“药”,义和团的“刀”,都救不了中国,只有彻底烧掉这个腐朽的王朝,中国才有出路。近代中国第一个觉醒者是孙中山。他一把火烧掉了一个腐朽的专制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1)材料中孙中山的“火”指的是什么?(2)“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具体指什么?(3)孙中山的“火”彻底烧掉了一个腐朽的专制王朝,有何积极的历史意义?【本课反思】

 

辛亥革命导学案(无答案)
上一篇:辛亥革命学案(无答案)    下一篇: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导学案1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