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教师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天上的街市教学目标:1、品味优美精妙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教学重难点:讲清联想和想象的知识,培养联想和想象的教学时数:1学法引导:  学习本文需熟悉诗人和时代背景,主要是诗人1921年写这首诗的经历和思想情绪。这首诗意境优美,节奏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练习,读出感情。要理解诗中所运用的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并通过练习使用这两种手法。导入新课:“五四”高潮过后,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曾几度彷徨无定地在海边上踱来踱去,独自仰望动不息的星空,从那闪闪的幽光中寻觅、追寻始终令他醉心的理想。我们今天将学习的《天上的街市》正是展示他心目中天国乐园的一幅蓝图。自学体验:1、熟悉作者,了解背景 (1)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    ,乐山人,中国   代出的作家、     、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代表诗集有《   》、《星空》,话剧《    》。 (2)写作背景:1921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之中,诗人郭沫若创作了《天上的街市》。2、朗读诗歌,整体感知全诗共四节,每节写的是什么?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完成语文练习册P79理解欣赏8—13题。2.诗中哪些是联想,哪些是想像?诗人怎样由联想进入想像?想像又是怎样逐步展开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由街灯写到明星是联想。由街市写到牛郎女提着灯笼走是想像。诗人把星空中那些看似互不相干的事情,通过连续递进的联想和想像,建立起联系,构成一个先后有序、环环相扣、和谐统一的整体。归纳:这首诗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自测反馈1、完成语文练习册P78识记积累1—7题。2、对中心思想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B.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感情。C.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那不过是缥缈的幻想,表达了自己郁闷的感情。D.作者大胆改造牛郎织女的故事,说明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3、属这首诗的特色的一项是(  )A.联想自然   B.想象丰富C.意境美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教师版
上一篇: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生版    下一篇: 第20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