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练习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6课 三国鼎立》练习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和。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桂陵之战2.《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你知道其中的“三国”是指( )A.、蜀、西晋 B.、蜀、 C.、东晋、     D.宋、齐、3.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法。下图反映的是(  ) A.战国兼并图       B.赤壁之战图C.人口南迁图       D.三国鼎立图4.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两次战役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B.这两次战役都是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C.官渡之战为操统一北奠定了D.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5.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6.三国,是一个永远激起豪情的时代,雄才大略的操,坚忍不拔的备,胆略群的权构筑起三足鼎立的局面, 为三国鼎立奠定的战役是A. 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7.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强8.观察下图,政权“”的建立者是(  ) A.操         B.备C.孝文帝        D.丕9.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与下列哪一著名战役有关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10.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这一战役的交战双是军与( )A.匈奴大军    B.联军C.前秦军队     D.东晋军队11.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12.《三国》中说:诸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

 

第16课三国鼎立练习
上一篇:第16课三国鼎立测试题    下一篇: 第16课三国鼎立练习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