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袁绍与操在官渡进行决战,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以少胜多,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打下。官渡之战分析:①政治上:操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挟天子以令诸),并招揽各种人才。②农业生产上:采用屯的措,组织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③军事上:战术得当。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操 胜操统一北的原因:(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处有利地位,并招揽各种人才。(2)经济上:实行屯,恢复农业生产 (3) 军事上:官渡之战打败袁绍。袁绍——约10万人操——2万人参战兵力操赤脚迎攸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乌巢老骥伏枥,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操统一全国的壮操操是不是就满足统一北?二、赤壁之战207年,操基本统一了北,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1.阅读操的诗句,回答问题。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他实现了吗?原因又是什么?表现了操怎样的思想感情?老骥伏枥,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操《龟虽寿》操想要统一全国的愿望。没有表现了操老当益壮、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统一国家的豪情壮。      活动因为随着备、权势力的上升和赤壁之战中操的失败,最终形成的是三分天下的局面。备(161年-223年)  备,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备是汉朝的宗室,汉靖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依附荆州割据势力的备割据江东的权权(182年-252年)    权,字仲谋,三国时代东的建立者。跟随兄长策平定江东,策英年早逝,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 百度搜索:三顾茅庐的故事板块二:     赤壁之战   1、指出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战争特点、结果、历史作用?   2、分析操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从战争胜负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操、联军赤壁之战军二十万五万赤 壁 之 战公元208年联军和操以少胜多联军胜利时间交战双战争特点 结果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背景:208年,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备派诸亮联络权,共谋抗之计。权决定与备联合迎战军。分析赤壁之战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人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上一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