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8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上册助学案七年级      :历史教学内容第16课 三国鼎立计划1人荣宇备课组七年级历史备课组课型新授课执教人荣宇、石万云、林小琬、  微计划授间第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过程与法理解并分析操能够统一北的原因,赤壁之战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情感态度通过对操、诸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们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教学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 操统一北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手 五步三查、多媒体教学法 引导式、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二备教师其他教师第一步:明确目标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2.理解并分析操能够统一北的原因,赤壁之战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3.通过对操、诸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们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步:自主学习1、操实行屯的措,使经济得到发展。 2、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奠定了操统一北的 3、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4、东汉末年操势力壮大的原因是什么? 5、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特点、结果、影响各是什么? 6、 官渡之战操胜,袁绍败 的原因各是什么? 7、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特点、结果、影响各是什么? 8、 赤壁之战联军胜,操胜败 的原因各是什么? 给我们的有什么启示? 9、三国鼎立是怎样形成的?   第三步:合作探究1、东汉末年操势力壮大的原因是什么? 解读:政治——“挟天子以令诸”“唯才是举”经济——实行屯,奖励农耕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重用人才。2、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特点、结果、影响各是什么? 时间:公元200年交战双:袁绍和操战争特点:以少胜多结果:操胜利作用:奠定了操统一北的。3、 官渡之战操胜,袁绍败的原因各是什么? 操胜的原因: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 ②经济上:开荒屯。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重用人才。 袁绍败的原因:骄傲轻敌,过分自信,听不进正确意见,导致手下人才流失,反而起了辅助敌人的作用4、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

 

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8
上一篇: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7    下一篇: 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