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含答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6课 三国鼎立学习目标1.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基本情况、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2、通过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3、明确三国鼎立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自主学习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名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背景时间双结果影响三国鼎立名称时间人物地点国号经济蜀合作探究:观察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为三国中的哪三国?(2)其中A、B、C三国的建立者分别是谁?(3)其中发生在E的哪场战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4)F在三国时期被称为夷洲,它就是现今的什么地?当堂选择题1.《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A.合肥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夷陵之战2.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交战双是(  )A.操与联军 B.操与权C.权与备 D.备与操3.“老骥伏枥,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壮心”指(  )A.打败袁绍 B.消灭东汉 C.南下统一全国 D.赢赤壁之战4.图文说史:备三顾茅庐,诸亮隆中对定下“三分天下”策略。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5.同学们讲了一些有关三国时期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联军战军赤壁 B.邦在成都建立蜀汉C.操建立国 D.诸亮派船到达夷洲6.成语及歇后语的故事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经过悠久的民间传说艺术加工而成的,通过成语及歇后语故事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深邃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语言魅力。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赤壁之战﹣﹣瑜打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B.官渡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C.淝水之战﹣﹣闻鸡起舞D.春秋诸争霸﹣﹣三家分晋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三国时期,政局混乱,一些地官吏和豪强势力趁机扩充实力,形成了多割据一的军阀集团。在军阀混战中,操脱颖而出,政治上,他“挟天子以令诸”,招贤纳士;经济上,实行屯,增强了经济实力;军事上。200年,操打败袁术,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最终统一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接着,操挥师南下,企图一统全国。208年,军与联军,决战与官渡,操败走华容道,再也无力南下。220年,操病死,他的

 

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含答案)
上一篇: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有答案    下一篇: 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案例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