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数学 > 八年级下册

借动态三角形的面积揭示运动变化中的函数关系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 借动态三角形的面积揭示运动变化中的函数关系 以动点运动为背景,以三角形面积的变化为载体,揭示面积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面积与路程之间的函数关系,是函数考题的一个亮点.下面就向同学们介绍几例,供学习时参考.一、动点在直角梯形上,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路程的函数的图像,求另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例1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运动至点D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BCD的面积是(  )A.3 B.4 C.5 D.6 分析:三角形ABP的面积随着路程x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从图2中知道,点P从B开始运动到点C时,面积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到达点C的位置时,面积达到最大,此时图2中的数值为2,即x=2,也就是说点P运动2后到达了点C的位置,因此BC=2;当点P运动在CD上时,三角形的面积y是一个定值,根据图2知道运动到点D的时候,动点运动的总路程为5,因为BC=2,所以CD=5-2=3.所以直角三角形BCD的面积为: =3.解:选A.二、动点在矩形上,选择三角形面积是路程为自变量的函数的图像例2如图3所示,在矩形ABCD中,AB=2,B C=1,动点P从点B出发,沿路线 作匀速运动,那么△ABP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分析:三角形ABP的面积随着路程x的变化有两种情况.如图3所示,当点P在BC上运动时,△ABP的面积S= ×AB×PB= ×2×x =x,此时x的范围是0<x≤1,画图形应该是正比例函数图像在第一象限内的从0到1的一条上升趋势的线,且当x=1时,s=1,所以选项C和选项D都是错误的;如图4所示,当点P在CD上运动时,△ABP的面积S= ×AB×BC= ×2×1=1,是一个定值,此时x的范围是1<x≤3,表现在图像上应该一条水平的线,且线的两个端点的S值均为1,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解:选B.三、动点在矩形上,已知三角形面积是路程为自变量的函数的图像,求动点的位置例3如图5,在矩形MNPQ中,动点R从点N出发,沿N→P→Q→M向运动至点M处停止.设点R运动的路程为x,△MNR的面积为y,如果y关x的函数图象如图6所示,则当x=9时,点R应运动到(  ) A.N处  B.P处 C.Q处    D.M处 分析:三角形MNR的面积y随着路程x的变化有三种情况.如图5所示,当点R在NP上运动时,△MNR的面积y= ×MN×NR= ×MN×x,此时x的范围是0≤x≤NP,画图形应该是正比例函数图像在第一象

 

借动态三角形的面积揭示运动变化中的函数关系
上一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2一次函数说课稿1    下一篇: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说课稿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