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音版音乐 > 九年级下册

欣赏 保卫黄河PPT课件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长诗《黄河吟》。(1913~2002)中国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主要作品《五月的鲜花》等。 1939年冼星海与诗人光未然在延安相见,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起共鸣,乐思如潮。一星期之内,完成了作品八个乐章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1905-1945)人民音乐家。出身于贫苦的船工家庭,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1929年赴法国巴黎深造。1935年结业于巴黎音乐戏剧学院。《黄河大合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保卫黄河《保卫黄河》歌曲的情绪怎样?是什么体裁?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速度、力度怎样?按照演唱形式歌曲分为几段?雄伟、高亢、激昂生动的表现了抗日军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为祖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情绪:情景:体裁:进行曲速度、力度:中速、稍快;强保卫黄河(朗诵词)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思考:朗诵有什么样的作用?发出号召,全民抗日欣赏第一段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表现的艺术效果?第一段的演唱形式:表现的艺术效果: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齐唱齐唱是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欣赏第二段思考:歌曲演唱形式是什么?有几个声部?表现什么艺术效果?第二段演唱形式:二部轮唱轮唱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刚才我们的演唱的声音效果像什么?此起彼伏的海浪让我们感受到此起彼伏的抗日浪潮欣赏第三段这段音乐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有什么效果?第三遍演唱形式:三部轮唱表现了什么效果?随着人们不断的加入,声音不断的加强,表现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由弱到强欣赏第四段歌曲采用什么演唱形式?音乐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第四遍的演唱形式:齐唱力度加强,速度加快,音调升高表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最终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革命力量,打败日本侵略军。课堂小结《保卫黄河》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这首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曾经给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母亲河优秀民族文化沉积而成的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品格,依然存在于华夏儿女的血脉里。在华夏儿女的胸中奔流,她激励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欣赏 保卫黄河PPT课件
上一篇:月光教学设计    下一篇: 欣赏 保卫黄河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