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音版音乐 > 九年级下册

游击队歌课件二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游击队歌—难忘的岁月1938年春天,贺绿汀参加抗日救亡演剧队,在山西省洪洞县八路军高级干部会议的晚会上首次演出了《游击队歌》。歌曲背景: 《游击队歌》作于1937年年底。当时,作者在救亡演剧一队工作。写此歌时,住在山西临汾八路军办事处。首次演出时,受到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将领的热烈欢迎。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独唱曲:《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等。作者简介:作品分析1: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作品分析2: A段(第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鼓军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游象。 作品分析3 B段的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这一切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作品分析4: B段的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在这里,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到底的决心。节奏练习: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课堂小结:歌曲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到敌人后方去》《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地道战》

 

游击队歌课件二
上一篇:游击队歌课件三    下一篇: 演唱 保卫黄河课件PPT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