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11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年级科目初一历史课题第16课三国鼎立编号016学习目标◆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经过及作用。◆比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通过分析两次战役中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掌握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都城及建立者。◆正确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重难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的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堂同步导案一、课前预习(2020●贵州黔南)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以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迹对应正确的是【B】A.曹操——建立魏国B.孙权——派卫温到夷洲C.诸葛亮——发明翻车D.司马懿——灭吴统一全国2.(2020●贵州遵义)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C】A.台湾B.流求C.夷洲D.楼兰3.(2020●黑龙江绥化)为三国是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C】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二、合作探究、展示【读图启智】【巧记妙背】用“一、二、、三、四、五”记忆三国鼎立相关内容一种局面:三国鼎立二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四个人物:袁绍、曹操、孙权、刘备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9年【重难点精讲】1.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1)政治基础:扶天子以令请候,重视人才,招贤纳士,曹操身边人才济济。(2)经济基础: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屯田。(3)军事基础: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袁绍。2.评价曹操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符合人民的愿望,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3.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结局异同的原因和启示(1)原因:①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原因:a.袁绍妄自尊大,骄傲轻敌,不善于用人,不采纳谋士建议。b.曹操沉着冷静,谦卑待人,善于用人,正确采纳谋士建议。②未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a.曹操骄傲轻敌,战术错误。b.北方士兵水土不服,军中发生流行病,丧失战斗力。c.孙刘联军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采取正确战术。d根本原因:当时营操代表的北方经济实力不足以统一全国,他统一全国的时机尚未成熟。(2)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仅看力量任弱,还要看战略战术是否得当:不能骄傲轻敌,要把握机会,虚心接受好的建议。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①地理原因:地理形势造成了三国的相对隔绝。②经济因素:三国的经济发展为三国的存在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军事因素:赤壁之战说明三方各自的军事实力不足以消灭其他势力。(2)影响: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局面,虽然三国时期是我国的分裂时期,但由于三方互相牵制,这种相对的均势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②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在推动三个相对独立地区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等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三、课堂检测1.(2020●山东省临沂)根据近代考古发掘,在台湾台南县出土的黑陶,高雄市出土的彩陶,质地、形状同大陆东南沿海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十分相似;特别是-种几何形花纹的陶器,和福建一带的原始文化有着相同的特征。据此可以判断,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开始于【D】A.史前时期B.尧舜时期C.夏商时期D.三国时期2.(2020●湖南常德)下列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草示意图(部分),在相应的空格内依次填入【A】A.三国、隋、明B.三国、五代、明C.东汉、隋、北宋D.东汉、五代、明3.(2020●湖南张家界)学习中国古代史要善于抓住“朝代更替”这条主线。与如图中①②③相对应的朝代是【D】A.隋朝、五代、宋朝B.隋朝、宋朝、元朝C.明朝、隋朝、宋朝D.商朝、三国、隋朝四、拓展延伸(直击中考)1.(2020●广东深圳)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文学作品来了解史实。《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C】A.桂陵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2020●湖南长沙)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对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最为可信的是【A】A.三国昊简B.《三国演义》C.《资治通鉴》D.官渡之战战场遗址3.(2020●湖南湘潭)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空白框①②③④处应分别【A】A.夏、春秋、三国、元B.隋、春秋、东周、宋C.夏、东周、唐、西夏D.夏、春秋、隋、元4.(2020●甘肃兰州)大伟所在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组内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你帮他们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C】5.(2020.湖南永州)以下示意图反映出【D】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魏晋时期政权并立.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五、教学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11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三国鼎立    下一篇: 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无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