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课件PPT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孔雀收屏——展翅翱翔——小人掌印——凿壁偷光——娃娃献计——关羽张飞孙权孔明孙策趣味竞猜:把三国人物及歇后语补充完整,请你猜一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打黄盖,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有借无还刘备借荆州,趣味导入第16课三国鼎立【学习目标】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通过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史实,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等,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史实、;如何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匈奴刘璋刘表袁术张鲁袁绍曹操十万人三四万人曹操袁绍公元200年官渡官渡之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公元200年曹操胜以少胜多官渡曹操、袁绍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公元200年曹操胜以少胜多官渡曹操、袁绍官渡之战材料一:曹操借机发兵洛阳,迎献帝到许,借皇帝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材料二: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材料三:曹操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平时屯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上:“挟(xié)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采用屯田,重视农业生产用人上:重用人才,唯才是举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的原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官渡之战分析: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②经济上:开荒屯田。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④重用人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曹操官渡之战后,曹操乘胜追击,基本统一了北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统一全国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图官渡之战后曹操势力壮大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赤壁之战曹军二十万五万孙刘联军不足5万曹操—20万曹操失败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公元208年曹操、孙刘联军以少胜多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黄盖曰:“……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三国志》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客观原因)2、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3、曹操自持兵强,骄傲轻敌(主观原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分析赤壁之战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从袁绍和曹操的失败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229年,孙权称帝,五国建立,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目标导学三:三国鼎立三国的治理与开发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进步倒退小组辩论大比拼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2、三国都注重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是历史的进步。千里无鸡鸣家家丰足仓库盈溢评价历史人物要辩证的,客观的,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评价曹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袁绍曹操官渡之战曹操孙刘联军赤壁之战魏蜀吴三国鼎立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B.城濮之战C.官渡之战D.巨鹿之战C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B.三顾茅庐C.官渡之战D.巨鹿之战A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的A.海南岛B.台湾C.澎湖列岛D.辽东半岛B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课件PPT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课件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课件2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