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20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要点归纳—根据表格内容提示,在课本P80上进行勾画。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火攻十万人三四万人曹操袁绍公元200年官渡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乌巢官渡之战2、“镜头”分析——请根据以下“镜头”,分析出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之战中一胜一败的原因。 镜头一:官渡之战前,曹军与袁军大营第一幕:曹军大营?谋士甲:丞相为何如此烦躁??谋士乙:可是为了袁绍大军来犯???曹操:正是为此忧心。?谋士甲:丞相尽可放心,天子在许都,袁绍来犯,是为大逆不道,丞相奉天子之命抗袁,天下人必拥护丞相,?而唾弃袁绍。民心所向,丞相胜券在握呀.曹操:可袁绍大军精兵十万,我军不足四万,胜负实难预料。??谋士乙:虽然如此,丞相亦不必忧虑。丞相礼贤下士,多少英雄豪杰天下智士来投奔,这是袁绍万万不可相比的,而且丞相多年来募民垦荒屯田,积蓄军粮,深固根本,又怎知袁绍必胜呢??曹操:如此说来,我方当胜券在握了。全赖各位鼎立相助,曹操感激不尽。曹操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有哪些?“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重用人才实行屯田,重视农业角色扮演2、“镜头”分析——请根据以下“镜头”,分析出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之战中一胜一败的原因。 镜头一:官渡之战前,曹军与袁军大营第二幕:袁军大营袁绍高坐堂前,饮酒作乐。?谋士:主公,大敌当前,这样做怕不合适吧。袁绍:小小曹操,算什么大敌,你们多虑了。??谋士:主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加上近几年来募民屯田,势力大增, 不可小看啊。?袁绍:什么不可小看?我袁绍十万精兵,骑万匹,他曹操不过三万余人,他要和我对抗,真是以卵击石,螳臂当车。?谋士:主公,大战将至,万万不可轻敌呀。?袁绍:你这厮,尚未开战,就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乱我军心,给我拉出去,斩了。?袁绍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不重用人才轻敌角色扮演龟虽寿(部分)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官渡之战后天下形势示意图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刘备:荆州。孙权:江东三顾茅庐“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刘备刘备刘备曹操20多万大军孙刘联军5万军队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曹操一胜一败给了我们什么启示?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2、曹操骄傲自满。3、孙刘联军战术正确。启示:骄兵必败;团结力量大1、要点归纳——根据表格内容提示,在课本上进行勾画。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兵败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火攻诈降、火攻问题思考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说说你的想法。《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其中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会适当地进行文学创作,这些内容当然不会见于史书记载。但是,这些内容在另一方面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某些史实。我们既要将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有机结合,又应了解真实的历史。例如对曹操的评价,历史上的曹操统军30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书法、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但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却被描写成反面人物的代表。曹丕220年洛阳刘备221年成都魏蜀吴三国鼎立曹操死,三国始孙权229年建业1、知识梳理——根据表格内容提示,在课本p82上进行勾画.魏220年洛阳曹丕北方汉221年成都刘备吴229年建业(南京)孙权四川、云贵福建、广东、湖北、湖南2、材料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材料二 ? ? ? 翻车(魏国)蜀锦卫温浮海夷洲 ?(1)三国为了战胜对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 (2)三国时,哪一政权与台湾有往来? (3)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魏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蜀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手工业兴旺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是历史的进步。经济上: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上: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割据局面,孕育着统一的要素。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苦原因:东汉末年州郡守拥兵割据、战乱不断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20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17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3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