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教案24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三国鼎立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通过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成一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学生认识到三国取代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是历史的进步,促进了局部范围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三国演义》片头,营造课堂氛围;激发认真聆听。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本课我们将分为以下三个篇章来进行学习。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三足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优势发展——三国竞相强天下合作探究:教师:东汉末年,群雄尽起、割据混战,烽火连天不休。曹操的实力越来越强。他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和野心的人,一直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但是,袁绍是当时北方地区最强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在北方地区最大的敌人。为了争夺北方的统治权,遏制对方实力的发展,袁绍和曹操展开了一场决战,官渡之战就此爆发。【出示】官渡之战【师】:对于战役,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学习呢?【生】:时间、地点、交战双方、重要事件、结果、特点、意义。【生】:生看书,做标注,回答。为大家介绍一下官渡之战。【引导】特点:以少胜多。【师】:官渡之战对曹操来说意义重大,此后,曹操陆续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控制了黄河流域,基本统一了北方。这里有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曹操之所以能统一北方,原因是什么呢?看哪组分析的又准又全面。【生答】【师】:我们能不能按照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来把这些内容归纳一下呢?展示答案提示: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屯田;军事上:善用人才。展示:三足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教师:官渡之战后,曹操决胜北方。在他胜利班师的途中,年逾50的曹操写下了著名的诗篇《龟虽寿》。其中最有名的两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的壮心是什么?【生】:统一全国【师】:在完成统一北方后,曹操挥师南下,向着他统一全国的目标继续前进。【师】:曹操南下,与居于南方的孙权、刘备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的提示,看视频,了解掌握赤壁之战的相关内容。【生答】赤壁之战的时间、作战双方、特点、结果、影响。【生】:小组探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原因。【师】火烧赤壁,曹操梦断。赤壁之战使曹操大伤元气,无力再南下。公元220年,一代枭雄曹操病逝,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三国鼎立时期。学生自主阅读材料。填写三国建立的表格魏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蜀吴【生答并识记】【出示】三国鼎立图【师】:魏蜀吴三个国家先后建立后,由于短时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强大到灭掉其他两个国家,三国之间形成了互相牵制,三足鼎立的局面。注意两个时间,220年、222年。【师】优势发展魏蜀吴三国都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三国竞相强天下国后纷纷发展经济,强大实力,下面进入第三篇章展示:优势发展——三国竞相强天下【师】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未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三国的治理与开发。【生】学生分成三部分,代表三国,分别介绍三国经济恢复、发展的情况特别强调:三国时哪一政权和台湾有往来?【师】这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少数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通过三国代表的介绍,我们知道在三国鼎立时期的相对稳定形势下,各国的经济都有所发展。所以,三国时期是分裂而又富有生机的时代。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三)课堂小结: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教案24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教案23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教案2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