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人教部编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秋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课题 16 三国鼎立单元第四单元人时间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确评价操、诸亮等历史人物,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标会区别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差异,会分析两场战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知识目标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难点操统一北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阅读法 教法比较法、讨论归纳法、列表归纳法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找出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学生欣赏这一熟悉的歌曲,回想一下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试着说出你所知道的英雄豪的名字?他们有什么样的作为?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阅读教材74-77页,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看谁回答的准确。1、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并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的?2、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影响?3、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结果和影响?4、操两场战役为什么一胜一败?5、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之后三个国家又是怎样各自发展的?三、学习新课第一篇 烽火连不休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1、材料展示东汉末年的景象和地图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图》,让学生思考:东汉末年的情况如?(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2)白骨露野,千里无鸡鸣。       ——操《蒿里行》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出现了“白骨露骨,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争,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利历史的潮流,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时势造英雄 操统一北通过出示地图,让学生观察操和袁绍的势力范围播放视频《操统一北》,学生找出官渡之战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演示地图《官渡之战》的过程,明白操是如消灭袁绍的,知道这是历史上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师生一起通过表格,归纳官渡之战的基本知识(时间、战争双、特点、结果和影响)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  (2)经济上:实行屯,重视农业生产(3)军事上:积极练兵,战术得当(4)人才的使用上:操人纳谏; 而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5)人心

 

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人教部编版)
上一篇: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3    下一篇: 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人教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