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美术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借物寓意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程设计:本课教学通过对白板软件运用使其与美术鉴赏课程的结合,利用现场的互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课选用了人教版八年级美术教材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借物寓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借物寓意”的理念。(读画)2.体验写意画的创作意境和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作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体验从“物”到“意”的创作过程。绘画的方法是多样的,传统的笔墨情趣、现代的电脑绘图、拼贴的传情三种表述方式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表达情感,不必局限在技法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提高,观察生活并通过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重、难点理解“借物寓意”的理念。体验中国画的艺术魅力,能够做到以物达意,表达自己的感情,既已抒发个人情怀。材料准备白板课件,国画纸、笔、墨,绘画用具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传授新课深入练习小结拓展发引导阶段导入一、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请同学观察思考完成画面组合。师:“同学们,请观察这组图片,能否将其组合成一幅画作?”2.请同学观察这幅作品中画了那些物体?教师板书:鱼石3.放大观察鱼的眼睛这一局部,鱼的眼睛给人感觉朝向什么方向?画中只有鱼与石,眼神怪诞,白眼向天。构图险怪空灵。4.我们再来画的落款,来看看这位画家是谁?把“八大山人”草写形似“哭之、笑之”字样。八大山人本是明朝宗室,入清后,深感国破家忘之痛,同时为避政治迫害,出家为僧。将内心深处的愤懑和抑郁寄托画面。板书:借物寓意二、传授新课教学目标:1.理解“借物寓意”的理念。(读画)2.体验写意画的创作意境和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作画)出示齐白石作品《祖国万岁》1955年国庆的时候,齐白石老人以真挚的情感画了这幅《祖国万岁》,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有强烈的感染力。1.请学生尝试说出画面的风格特征。2.请思考“画面中一株万年青,题款是‘祖国万岁’,这其中有什么联系吗?”出示徐渭《墨葡萄》“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根据画中的这首诗,请同学们感受画家无人赏识的苦闷,这也是他一生的象征。请2名学生完成齐白石《虾》的拼贴练习三、课堂练习(欣赏、讨论、交流)1.全班请分为6个小组2.选择题材完成一幅作品,理解“借物寓意”与创作绘画之间巧妙联系。2组学生进行电脑绘画4组学生选择绘画方式完成一幅作品。教师巡回指导,并点评,以表扬为主。教师在学生展示作品后,归纳小结。四、总结美术作品表达了作者特殊的思想感情(“自我”),但是有的隐晦,有的直接;有的通过画面本身,有的采用其他的暗示;有的是作者自己创造的形象,有的借用传统的图式。师言:“读古画、引人生、解画趣、懂笔法、明画理”学生观看图片,思考后完成拼图,组成一张作品。学生观察并回答:鱼与石白眼向天学生观察思考。学生思考,感受“物”与“意”之间的联系。学生欣赏《祖国万岁》,说出画面是有色的,生活的可见的植物,等等。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学生体悟画家将诗、书、画融为一体的文人气质。感受画家的情感,进而理解狂草书法,水墨淋漓的泼墨画法。学生在白板上完成作品拼贴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各组内容完成一幅作品。并阐述作品所要传达何种情感。学生思考并体会。重在言“情”。请一位同学利用白板的教学互动特点,完成这幅作品的拼贴。引出作品的名称《鱼石图》八大山人从画家的生活经历,通过画面渗透出的信息。板书时先写“物”再写“意”,找到二者链接关系。其实是对画家个人情怀的表达。用齐白石老人画中取材日常生活中的景物特点,来映衬出下一位画家徐渭的“无色”。徐渭的无色,不是外在世界的无色,而是心中的褪色。培养学生对画面组合的能力(构图)绘画的方法是多样的,传统的笔墨情趣、现代的电脑绘图、拼贴的传情三种表述方式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表达情感,不必局限在技法上。所借之“物”可以是具象的生活一物,可以是绘画的表现技法、工具。不要被技法困扰,重点要找到可以明言的途径。板书设计:借物寓意生活花鸟抒发个人情感鱼石 笔法简练泼墨画法取材生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借物寓意教学设计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借物寓意》教学设计    下一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借物寓意课件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