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14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三国鼎立年级:七年级学科:历史(统编版)主讲人:史可骁学校:北京市第十三中学(黄巾军)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后汉书》(刘焉向汉灵帝建议说)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地方行政长官),镇安方夏。——《三国志蜀书》黄巾起义有功将领皇室宗亲军权财权行政权东汉末年形成了州郡割据的局面割据势力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袁绍曹操曹操和袁绍实力对比袁绍:占据青、冀、幽、并四州之地,号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曹操:所据兖州、司州等地,多受战乱涂炭。所部官兵一度“兵不满万”。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形势图白马山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三国演义》(曹操)纵兵击,大破之,斩丑。——《三国志武帝纪》小说与史书哪一个更贴近真实的历史?官渡之战形势图白马山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东汉末年在州郡割据局面下的社会状况战争频繁民生凋敝曹操为什么能战胜比自己实力强大的袁绍呢?奉天子以令不臣。(《三国志武帝纪》)脩(xiū)耕植,畜军资。(《三国志武帝纪》)定乱安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齐桓之功,为霸之道。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曹操《短歌行其二》诗歌反映了曹操怎样的人生理想?刘备: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三国志先主传》孙权: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三国志吴主传》长坂赤壁之战形势图关于赤壁之战,你都知道什么故事呢?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草船借箭庞统献连环计诸葛亮借东风「三国演义」完全虚构完全虚构完全虚构完全虚构完全虚构(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魏略》≠真实历史完全虚构长坂赤壁之战形势图曹操为什么输给实力弱小的孙刘联军呢?材料1:(公元208年1月)公(曹操)还邺,作玄武池以肄(yì,学习)舟师。——《三国志武帝纪》材料2: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三国志武帝纪》曹操(统一北方)刘备(占据荆、益二州)孙权(经营南方)赤壁之战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同学们如何客观评价曹操的一生?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毛泽东对历代帝王的评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三国演义》220年,代汉建魏建都洛阳221年,建立蜀汉建都成都222年,称吴王,229年称帝,都建业(南京)魏文帝曹丕汉昭烈帝刘备吴大帝孙权魏蜀吴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魏蜀吴西域长史府夷洲魏蜀吴对社会经济的恢复(曹魏人口)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文献通考》(蜀汉)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三国志蜀书》(孙吴)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文献通考》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州郡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蜀汉建立三国鼎立曹魏建立孙吴建立为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大分裂局部统一统一?课堂小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14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课件13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2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