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美术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借物寓意教案七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借物寓意备课人年级八课时2课型造型表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学重点中国画的“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教学难点中国画荷花的画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激情导入、明确目标、问题导学、师生释疑、当堂练习、系统知识、布置作业、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讨论,反馈、巩固)一引导阶段出示齐白石作品《祖国万岁》1955年国庆的时候,齐白石老人以真挚的情感画了这幅《祖国万岁》,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有强烈的感染力。问:画面上画的这株植物同学们认识吗?问:画面画的是一株生机勃勃的万年青象征着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希望祖国能像这株植物一样万年长青。“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点明主题,表达了老人强烈的爱国之心。今天,我们就学习新课“借物寓意”。二发展阶段中国画的“借物寓意”是指画家借助表现值物本身的属性,来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它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而是要善于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加以艺术的夸张,在表现自然、歌颂生命的同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列如,自古以来中国画家就喜欢表现被称作“四君子”的四种植物,同学们知道哪四种植物吗?梅兰竹菊。因为梅花能在严冬霜雪中开放,借以歌咏一种不怕困难的精神。兰花因清劲幽香,被寓意为高洁的君子,竹子因有节,古人将其寓意为君子的气节,菊花盛开在秋末百花零落的时候,寓意清高拔俗的君子。除四君子画外,生活中看似很平常的花卉蔬果也是中国画常用的题材,画家们也能赋予他们深深的寓意。我们来看这幅画:出示《蔬果图》(吴让之清代)我们看画面画的是什么?上方题:“士大夫不可一日无此味”。柿子和白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蔬果,氮化镓就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的。活动一:赏析与评述,你认为画家是怎样运用蔬果的形象和笔墨表现情感和寓意的?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题款可了解作者通过蔬果来表达一种士大夫应具有的“安贫乐道”的清廉品质和精神。作品中运用勾勒和没骨技法,设色轻松淡雅,行笔灵巧,体现了一种清新雅致的君子情怀。这幅画可以说是一种直接的“借物寓意”的方法,还有一种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比如这幅画,《兰花图》郑思肖是宋末诗人,画家。南宋灭亡时,他坚决不肯仕元,于是在苏州做了隐士,喜欢花兰花表明自己的志向。他画的兰花从不画根,就像漂浮在空中一样,人问起原因,他说:土地都被外人夺取了,叫我的兰花长在何处啊。也就是说她以画无根的兰花来寓意宋人土地被夺,以及寄托他对南宋的思念之情。《兰花图》构图简洁,几片兰叶,两朵兰花,是一副非常抒情的文人写意水墨画。画上有一首赞美兰花的诗: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题诗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虽然看不到真正的兰花,但仿佛可以闻到四处飘动的馨香,作者就是借助兰花来比喻他的祖国,表达他对南宋的思念之情。这种诗配画的形式,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中国画家常用的手法,也是中国花鸟画的灵魂和精神所在。回顾元末著名诗人王冕,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同学们感受这首诗的寓意是什么?表露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出示王冕的《墨梅图》活动二:观察与比较将画家作品与实物照片比较,说说在造型上有什么区别,其特点是什么?教师总结:全画虽只用淡墨,却能将梅花的姿态表现的清新悦目,画家并没有画出整个梅树和所有的花朵。而是只将最能表达意境的一枝梅花进行特写式描绘,使枝干和花朵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也就是说作者再画梅花时候,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了提炼,得出了画中艺术形象。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画面体现了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空白的运用,这种空白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他是一种没有笔墨的语言,但又与笔墨相互生发,给人一无限的想象空间。出示齐白石的《家雀》《茶具梅花图》。根据所学知识,来尝试分析一下这幅画的寓意。三教师示范中国画还追求笔墨情趣,正所谓“有笔有墨谓之画”。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老师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花君子”。出示师的两幅写意荷花作品。教师示范写意荷花的基本画法,边示范边讲解。“法无定法”同样是画荷花,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如朱耷的《荷花水鸟图》、齐白石的《荷花》、潘天寿的《荷花》四练习实践想必同学们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借物寓意教案七
上一篇: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借物寓意》教案    下一篇: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借物寓意教案六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